嚴永凡回到公主府。
他聽了史善言的建議,偷偷守候在外面,沒有讓永寧公主知道。
李太后在坤寧宮等候佳音。其時徐文穎也進宮來了,與李之懌一道。
三個人坐在一起,邊等邊閑聊。
雖然永寧公主是李太后親閨女,而且與永寧公主的關系最為親近,可看起來也并沒有多激動、擔心。
李之懌早知道李太后重男輕女,徐文穎這時候也看出來了。
比起對李之懌事無巨細的照顧,李太后顯然沒有那么關心永寧公主。
所以當公主府傳來喜訊說永寧公主誕下千金時,李太后并無喜悅之情,只是平靜地點頭,說一個字兒:好。
以致于李之懌又在擔心,李太后如此關心她,倘若她肚子里是女兒,不知道李太后會是什么表情。
朱翊镠就不一樣了,得知永寧公主生下女孩兒時,樂此不疲地特意從東暖閣趕到坤寧宮來報信兒。
“娘,二姐生了。”
“知道,生了個女兒。”李太后微微搖頭,喃喃地道,“娘與你大姐頭一胎都是男孩兒,你外婆當年也是。”
剛才沒那么明顯,朱翊镠一來,李太后也不掩飾了。
朱翊镠就怕這個,忙道:“娘,在孩兒眼里,生男生女一樣,你可別宣揚重男輕女的那一套陳腐觀念哈。”
李太后是個玲瓏剔透的人,見兒子刻意提醒,便不再多說了,嘴里還念叨著:“好,一樣,一樣。”
朱翊镠又道:“娘,瞧你們都是女子嘛,男女平等可不是嘴上說說。”
李太后略有兩分尷尬地點了點頭。
李之懌感覺心里舒服多了。
徐文穎暗自歡喜,對朱翊镠更加敬佩,當然也更加愛了。
……
努爾哈赤已經開始了統一建州女真各部的行動。
因為這是皇上的授意,所以從一開始努爾哈赤便亮明自己的意圖,就是要統一建州女真,而且態度尤為強勢,對外直言不服來戰。
大明非但不會干預,適當時刻還會提供軍事幫助,所以他不怕樹敵,以建州部所在的鴨綠江流域為中心,由南向北自西而東逐步掃平。
最先跳出來反抗表示不服的是尼堪外蘭——正合努爾哈赤之意。
既然敢跳出來,當然是有實力,而且像他一樣有遠大抱負。
努爾哈赤要打的就是這種人。
理由也很簡單,將尼堪外蘭這種人消滅了,其他人自然不足為懼。
正如朱翊镠所料,也是張懋修親眼所見,這時候努爾哈赤手下的兵力并不充足,遠不及尼堪外蘭。
但勝在努爾哈赤驍勇善戰,無論對方有多少人,他都敢干。
由于他這種性格,對手底下的人亦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
比如額亦都,小努爾哈赤三歲,便如努爾哈赤一樣英勇善戰。
不服氣的尼堪外蘭出生于建州女真部加哈。
的確,尼堪外蘭從小就抱有遠大的志向,一門心思想擠進明朝官吏的隊伍當個封疆大吏,至少也要當個女真人的大首領。
所以他借其住所地處明邊的方便條件,從小就向漢人學習漢語、漢文,并且讀了許多漢人編寫的典籍。這一點與努爾哈赤相近。
待尼堪外蘭年紀稍大一點,就和他父親一起跑撫順馬市,賣馬易貨,長途販運,從中攢錢。
為了去撫順城做買賣方便,尼堪外蘭還將家搬到離撫順較近的蘇克素滸部圖倫城來了。
有志者事竟成,到二十多歲,由于尼堪外蘭精明強干,又會籠絡人心,因此很順利地當上了圖倫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