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機會終于來了。
突襲之前努爾哈赤就做過動員,揚眉吐氣的時候到了。
不殺退尼堪外蘭絕不回頭。內城城門已經緊閉,想回都不行。
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沖、殺,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戰。
所以努爾哈赤他們四支隊伍,勢如破竹一般,真個是如入無人之境,殺得對方人仰馬翻慘不忍睹。
……
尼堪外蘭他們一方,無心戀戰的只想趕緊逃走以自保。
好在他們人多勢眾,兵力是努爾哈赤的二十倍不止。
即便有逃走的,數量上依然強過努爾哈赤不止一星半點。
而且尼堪外蘭的斗志還在,心想這次要是失敗了,恐怕永無翻身之日,努爾哈赤絕不會放過他。
這次戰爭是他挑起的,是他慫恿其他部落一致對抗努爾哈赤。
還殺了努爾哈赤他們一些人,外城被占有,基本毀掉了這里的一切。
這次若失敗,恐怕唯有一死。
無論如何都不會甘心的。
擒賊先擒王,尼堪外蘭與哱承恩他們一樣,也在搜索努爾哈赤。
寅時過半時,他們終于相遇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哱承恩哱承寵哱云他們也成功鎖定努爾哈赤。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努爾哈赤瞬間被雙方人馬包圍,而此刻他身邊只有一百多號人。
尼堪外蘭身邊最低有五百號人,而哱承恩身邊有一千多號人。
借著火光,努爾哈赤只覺四周烏央烏央的一片全是對方人馬,而且一個個兇神惡煞,恨不得立即將他斬落于馬下而后生吞活剝。
由于有斗志的尼堪外蘭與哱承恩他們兩支隊伍的目標都對準努爾哈赤,以致于讓舒爾哈齊、雅爾哈齊、額亦都率領的三支隊伍幾乎沒有阻力,所到之處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
而此時的李如松已經率兵抵達鴉鶻關——明長城遼東鎮的重要關隘。
鴉鶻關,地處托和倫河西岸,是大明遼東與建州女真往來交通門戶,地勢極其險要。
當初,大明為了限制建州女真各部的出入,同時防止朝鮮使臣窺視遼東虛實,建立了鴉鶻關,關門設障三道,故又稱“三道關”。
出關往東不遠便是佛阿拉城,入關向南是遼東重鎮清河堡,往北是遼東重鎮撫順關。
這里不僅是遼東鎮通往建州各部的主要通道,亦是朝鮮使臣入貢的必經之路,所以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歷來是兵家扼守要沖。
鴉鶻關的東西方位是連綿不斷峰巒疊嶂的群山,唯此處有一個形勢險要的關口,可通南北。
鴉鶻關自1468年建關后,因其軍事地位重要,大明與建州女真在此地發生過十分頻繁的爭奪戰,關口屢遭破壞又屢次重建。
努爾哈赤夜晚發動突襲時,李如松正在休息,準備天亮過去奉旨勸和,不料他們已經開戰。
火光沖天,鴉鶻關守關的將士已經收到信號并確定。
李如松當即爬起來,也無心休息。
皇上派他來勸和,結果雙方卻干起來了,顯然不是李如松希望看到的。
萬一努爾哈赤有個三長兩短,他還不知道如何向皇上交代呢。
所以收到消息后,李如松率領三千精兵立即出關,直奔佛阿拉城。
出發時已是寅時過半了。
正是尼堪外蘭與哱承恩鎖定努爾哈赤并將其包圍起來的時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