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
“他們被你打敗了?”
“……”努爾哈赤稍一沉吟。
舒爾哈齊立馬兒接過:“他們以為聯手就可以拿下我大哥嗎?哼,簡直癡心妄想。李將軍要是早到一兩個時辰,就可以看我們如何以一敵十。”
舒爾哈齊洋洋自得,接著說道:“尼堪外蘭自視甚高,與哱承恩他們兩千多人馬將我大哥圍住,而我大哥當時身邊只有一百多人,即便我后來趕到,加起來也不過兩百多人……”
“三弟,先不說這個了。”努爾哈赤忙打斷,“你趕緊回內城匯報,免得讓父親他們著急。”
“哦。”舒爾哈齊扭頭而去。
盡管李如松也沒有參與剛才那場戰斗,可從舒爾哈齊幾句簡單的話中,可以想象當時有多么激烈。
瞧他們的模樣兒也可以想象。
聽舒爾哈齊的意思,就是努爾哈赤先以一百多人對抗兩千多人,而后舒爾哈齊趕到,加入戰斗中來,但也只有兩百多人,生生將對方兩千多人打敗,那可不就是以一敵十嗎?
李如松說道:“首先祝賀你打敗了尼堪外蘭這個勁敵,但皇上,也就是你師父,讓你去遼陽見他一面。”
“好!待我清理完,回內城換一身衣服。”努爾哈赤痛快答應了。
“不急,我還得去請尼堪外蘭與哱承恩,”李如松坦誠地道,“本來還以為你們都在呢,結果眼下只有你一人,不知他們逃到哪里去了?”
“師父為什么請我又請他們呢?”努爾哈赤不解地問道。
“肯定是為解決你們之間的矛盾。”
“我現在發現與他們之間的矛盾,唯有通過戰爭來解決。”
李如松道:“無論你怎樣認為,也得先聽聽你師父的意見。”
“嗯,”努爾哈赤點了點頭,“李將軍言之有理。”
“你只帶了八百人就敢沖出來與尼堪外蘭決戰?”李如松帶著幾分欣賞勁兒打量著努爾哈赤問道。
“李將軍威名遠播,肯定明白兵貴精而不貴多的道理。”努爾哈赤道,“尼堪外蘭他們人雖多,可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并不齊心。我之所以堅壁清野不出來應戰,只是想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取勝,而并非怕了他們。”
“當然也不是為了等師父的援助。”努爾哈赤又刻意補充道,“我沒想過師父竟會御駕親征來遼東。”
“我們也沒想到。”李如柏道,“自此一戰,你在建州恐怕再也無人敢與你為敵了,以后建州就是你的天下。”
“借李將軍的吉言,但也不好說,至少尼堪外蘭不會善罷甘休。”
“其實你師父早就看出來了,他不是你對手,不然早就趕來支援你。”這句話李如松是奉旨傳達給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付之一笑,心想,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倘若區區一個尼堪外蘭都對付不了,那如何統一女真族?
“張懋修呢?”李如松接著問道。
“此刻在內城。”
“你師父讓你去遼陽時帶上他。”
“知道。”
“既然戰斗結束,你先忙,我回鴉鶻關等你們吧?”
“好。”努爾哈赤點頭,記得剛才有個問題還沒有回答,“據我估計,尼堪外蘭應該逃到渾河部去了。”
“渾河部?”
“對,尼堪外蘭與撫順關游擊將軍李永芳關系要好,李將軍可以傳令給李永芳,應該就能找到尼堪外蘭。至于哱承恩,我想以后不會與尼堪外蘭聯手了。”
“哦?為何?”
“他們道不同,不相為謀。”努爾哈赤以肯定的語氣。
李如松笑道:“與一個節節敗退的人聯手,的確有損士氣。”
努爾哈赤心心相惜般豎起大拇指。
“好了,告辭,后會有期。”就這樣李如松拍馬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