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記得就好。”朱翊镠點點頭,又鼓勵道,“師父努力,你也努力。如果沒有師父作為強大的后盾,想必你統一大業會遭遇諸多阻撓;可如果你自己不加倍努力,師父想拉你一把都不行。”
“徒兒明白這個道理。”
“你身上有傷,先在此調養兩日,待師父做完尼堪外蘭與哱承恩的思想工作后,再與你好好敘敘。”
“好,多謝師父掛念!”
“客氣啥?你是師父最最看重的徒弟嘛。”朱翊镠眉眼一笑。
陳炬不禁看了朱翊镠一眼,記得萬歲爺對張鯨好像也是這么說的。
朱八戒聽了感覺比師父還高興,心想原來師祖對師父如此器重呢。
“多謝師父關心,徒兒感激不盡。”努爾哈赤又鞠躬行禮。
“你還有什么急需為師幫你解決的問題嗎?”朱翊镠又問。
“師父可否讓哱承恩回去?他像攪屎棍似的在建州這邊瞎摻和,膩味人。”努爾哈赤一臉的嫌棄。
“好,師父試圖說服他回寧夏,只怕他不聽。或許他認為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吧,否則也不會千里迢迢,跨越千山萬水前來建州找你報仇。”
“可徒兒不認為他父親是徒兒所殺。”
“師父一會兒勸勸他,或許這是一場誤會。”朱翊镠也沒有多說什么。
“師父有心,那徒兒先且退下。”努爾哈赤轉身離開。
朱翊镠又請來尼堪外蘭。
其實以實力論,尼堪外蘭此時仍然要強過努爾哈赤,與努爾哈赤幾次決戰失敗,只是沒有占著天時地利人和,并不等于他不堪一擊。
而且尼堪外蘭早已臣服大明,朱翊镠有理由相信他比努爾哈赤對大明更加忠誠。努爾哈赤始終是個有野心的人。
尼堪外蘭比努爾哈赤年紀大一輪不止,感覺自己又有實力,且與大明關系要好,正因為有這樣的實力與底氣,所以他才不甘心被努爾哈赤打敗,從而屈服于這個年輕后輩的統治。
朱翊镠站在后來者的角度,歷史上大明幫助努爾哈赤誅殺尼堪外蘭,其實就是一步臭棋。
大明中期以后,國家雖然孱弱,但是對北方的蒙古和建州各部還是基本上能夠做到有效控制的。
東北方的女真勢力最為強勁的是建州女真。建州三衛,即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
其中,建州衛和建州左衛和明朝的關系比較好,而建州右衛則比較桀驁不馴。因此在李成梁的謀劃下,建州右衛在明軍的打擊下被滅,也就是王杲曾經領導的那一支。
在李成梁征討古勒寨時,尼堪外蘭開始浮出水面。他本是商人出身,卻志向遠大總想出人頭地。
在他看來,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取得大明的支持,那么首先就要取得李成梁的支持,這就導致在李成梁攻打古勒寨時,尼堪外蘭有機會蹦出來。
而大明當時對待女真的策略是,打倒一個就需要再扶植一個,尼堪外蘭自然成為最為合適的人選。
因此,尼堪外蘭接受了大量的原本屬于建州右衛也就是王杲的勢力,終于開始出人頭地嶄露頭角。
歷史上,因為誤殺了建州左衛兩個頭領,即努爾哈赤的祖父與父親。
當然,后世許多人認為,所謂的誤殺就是個笑話,其實就是李成梁在尼堪外蘭的蠱惑下故意為之的。
但出于平衡的角度,建州女真不能完全掌握在尼堪外蘭一人手中。
因此,明朝又同樣給予了努爾哈赤足夠高的待遇和地位。
努爾哈赤是個比較精明的人,屢屢拿明軍誤殺說事,因此獲得了包括李成梁在內的很多明朝官員的同情,對他的扶持也開始逐漸多了起來,這就引起了尼堪外蘭的仇視與不滿。
按照尼堪外蘭的邏輯,他自己是無比效忠明朝的,只有效忠明朝才可能保住他的權勢與地位,所以尼堪外蘭的忠誠,朱翊镠相信是真的。
客觀地說,大明不應該過于扶持尼堪外蘭,這樣容易尾大不掉,但也不應該過于扶持努爾哈赤。
而應該讓他們之間始終處于一種微妙的平衡才對自己最為有利,可歷史上李成梁最終出兵殺死了尼堪外蘭,使得努爾哈赤做大。
而且,尼堪外蘭之死帶來很大的負面效應,那些本想效忠于大明的少數民族首領們看到,如此忠誠大明的尼堪外蘭都被利用后棄如敝屣,他們還哪里敢再投向大明呢?
因此,在尼堪外蘭死后,努爾哈赤終于找到機會,利用尼堪外蘭之死的負面效應拉攏了大批的騎墻觀望派,建州左衛才在真正意義上興起。
當然,這是原本的歷史,歷史不容假設。如今已經改變了,朱翊镠也不會讓尼堪外蘭輕易死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