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些造謠生事、唯恐天下不亂者,一律當作“霍亂罪”,先拘捕至五城兵馬司關起來再說。
須知京城治安原由五城兵馬司、錦衣衛與東廠三家共同負責,而錦衣衛與東廠是直接由皇帝控制的,集警探與刑獄于一體的組織。
唯有五城兵馬司是政府系統的警事機構,管轄著京師城中的一百二十多個巡警鋪,負責京師巡邏治安,接受民眾報警、追捕和緝拿案犯。
而五城兵馬司的堂上官就是巡城御史。顧青云坐上這位置也是不易。
而且,自坐上這個位子之后,顧青云就一刻沒有輕松過。
畢竟,京城中若有任何有礙圣朝的禍事發生,都會是他這個巡城御史的彌天大罪。
謝天謝地,好在泰和皇帝強勢,又有一些列的利民政策加持,京師地面還算風平浪靜。
可眼下皇上去了遼東不在京,而且那項政策又觸犯了民意。所以京城四處都傳來抗議的聲音,他這個巡城御史當然看在眼里心知肚明。
那該怎么做呢?
即便馮保與申時行不打招呼,他也知道這時候只能維護皇上。
對于那些反抗的人是該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什么都不知道,整天就只知道憑借一張嘴到處逼逼。
所以顧青云開了兩個時辰會議,直到覺得萬無一失,才命令與會者分頭行事,各負其責。
顧青云自己則于散會后,在衙門里胡亂扒了幾口飯,然后吩咐起轎來到了蘇州胡同的巡警鋪。
他負責的重點就是崇文門內東城根這一帶,而重點就是窯子街,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抓幾個典型。
與其他與會負責人,也是這么交代的,不來真的抓特么幾個,京城的抗議聲此起彼伏還消停不了。
娘的,遼東那邊都沒有動靜,京城這邊倒是抗議起來了。
皇上又沒有說服役、加賦的事,那些人居然全特么設想好了。
由于事前并未打招呼,消息也沒傳出去,只知鄭皇后說過那樣的話,但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只是嚇唬人的。
所以該怎么著還怎么著,就連蘇州胡同巡警鋪里的兵士都沒在意。
以致于顧青云的轎子停在蘇州胡同巡警鋪大院時,該鋪的檔頭李永光還在對面一家小酒肆里喝酒。
顧青云帶一小隊兵士進巡警鋪,只看見巡警鋪兩個值班的兵卒在閑扯,其他人一個也不曾看見。
“娘的,人都死哪兒去了?”
顧青云當即火冒三丈。
值班士兵慌忙把李檔頭找來。
顧青云又是劈頭蓋臉將李永光一頓臭罵,命令他趕緊把鋪巡警鋪里其他兵卒盡快找回來,然后開始部署行動,決定晚上封鎖窯子街抓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