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他爹如今對他放開了,不再以各種理由約束他,不需顧及爹娘的感受,心理壓力自然小了很多;
第三,對于一個創作者來說,出去見識異域風情,開闊自己的視野,這很有必要,美名其曰:尋找靈感。
既然早就想著出去,剛好她娘又有這方面的要求,那何不順水推舟讓自己老娘高興一下呢?就說去遼東好了。
至于是否一定會在遼東落腳與王姽婳相遇,他現在還不敢確定。
但在他娘面前,他是這樣承諾的。
就當是為了讓他娘開心,給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吧。
反正他自己確實也說不準嘛,也許會去遼東落腳,也許不會,直接去了長城之外的地域也有可能。
……
說干就干,申用嘉第二天就背著行囊離京了,就他一個人,誰也沒帶。
也就是在王姽婳離京的第四天。
外界都以為他去遼東追他媳婦兒。
他娘對外界也是這樣說的,兒子就是離不開老婆。
外界聰明人看破不說破,只有一些腦子不靈光的非要糾結申用嘉要是與老婆關系那么好干嘛放老婆走?
對于申用嘉他娘而言,反正兒子已經不在京了,一口咬定兒子去找老婆就是,兒子與老婆關系就是好。
而對于申時行而言,似乎已經察覺到兒子的心思,兒子十有八九不是為了追老婆,而是為了尋找靈感與自由。
但這話申時行沒有對夫人明講,怕影響夫人的心情,就讓夫人覺得兒子是去遼東追自己老婆好了。
申時行自己心里隱隱有所預感,不知道兒子會去哪里呢?
可想著既然與兒子達成和解,承諾不再插手兒子的事,就該相信兒子,隨便兒子去哪里都表示支持。
經歷過與兒子一系列事兒后,讓申時行覺得或許這才是不敢說最好但一定是最舒服的父子關系。
那就是當孩子長大成人后給孩子自由,讓孩子不再受爹娘的影響控制,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別在各種壓力與約束之下,孩子最后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那樣孩子失敗,做父母的也失敗。
……
申用嘉的心飛了起來,離京那一刻他覺得從來沒有這樣輕松過。
雖然他想不一定會在遼東落腳,但前進的方向還是薊鎮、遼東。
即便想去見識一下異域風情,也得路過那兩個地兒嘛。
一個人出門在外,安全也得考慮。
但他這次出來,可謂漫無目的,不像王姽婳她們有著明確的目標。
所以,申用嘉一路走走停停,沿途看到賞心悅目的人便開始動筆作畫,而且準備邊畫邊賣,走到哪兒算哪兒。
而王姽婳與她娘就不一樣,她們急著趕路,直奔遼陽而去。
為了趕路,選擇的還是水路。也就是從山東蓬萊坐船至遼東旅順口。
注定她們不會與申用嘉重逢,盡管申用嘉也沒想著與她們重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