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的歷史源遠流長。
其前身是明代女真人。
“女真”這一稱謂,始見于中國歷史上的五代時期。
因此,“滿族先民”是指明朝統一東北以前生活在長白山地區的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人。
長白山地區是一個極其廣闊的地理概念,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與中朝邊境東北部山地的總稱。它包括完達山、穆棱窩集嶺、老爺嶺、張廣才嶺、吉林哈達嶺、老嶺等。
朱翊镠時常在琢磨,在歷史上,僻處關外一隅的大清,為什么能夠戰勝強大的明王朝以及農民軍?
想來想去,總結起來無非有兩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大明王朝的腐敗與驕傲。明末根子已經爛透了,加上以自我為中心,太小看其他民族。
第二個原因是,滿族人的精神力量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相比較當時暮氣沉沉的大明,他們生機勃勃。
這個朱翊镠不得不承認。
首先,他們有艱苦奮斗的吃苦精神。
努爾哈赤身邊為何身邊聚集了許多像額亦都、費英東那樣的猛人?這與努爾哈赤本身的人格魅力有關。
努爾哈赤自幼入山挖參,獵取各種野獸,嚴酷的生存環境培育出了他堅韌不拔的吃苦耐勞精神。
他帶領滿族人先后五次遷移,付出的辛勞非常人所能及。
其次,他們有英勇奮戰的犧牲精神。
努爾哈赤一生征戰四十余年,無不親臨前線,經常處于危險之中,受傷更是如同兒戲。
等到他兒子皇太極脫穎而出后,當與大明松、錦戰事吃緊時,不顧鼻子血流如注,親率沈陽城中所有男丁趕赴戰場,才保證了最后的勝利。
這些品質是大明中后期的皇帝所不能比的,他們基本一輩子坐皇宮里頭享福,從未上過戰場前線。
再次,他們有銳意改革的創新精神。
努爾哈赤指導創造了滿文,創立了八旗制度,發明了人參煮曬法。
皇太極政治上“參漢酌金”,軍事上鑄造紅衣大炮,建立蒙古、漢軍八旗,經濟上解放奴仆等等……
新生事物可謂層出不窮。
與當時暮氣沉沉卻夜郎自大的大明王朝統治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此。
最后,他們有積極進取的學習精神。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尤其像大明學習,提倡學習儒家文化,甚至還提出,八旗子弟若不入學讀書,就不允許他們披甲出征。
當然還有一個既定的實情也不得不承認:就是歷朝歷代開國前期的統治者的精神面貌,遠非歷朝歷代窮途末路時的統治者所能比的。
這中間的差距太大了。
正是這種此消彼長,才讓滿族人雖然僻處關外一隅,卻能夠頑強地戰勝當時依然強大的明王朝與農民軍。
如今朱翊镠參與進來這段歷史,雖然破碎了努爾哈赤的理想,迫使他入籍大明,但也只是阻止他反攻大明,至于他身上的精神以及他的銳意改革,朱翊镠還是沒想著去摧毀。
反而朱翊镠覺得應當鼓勵。
畢竟大明王朝確實已經腐朽,需要像努爾哈赤那樣具有開拓精神的人。
這也是朱翊镠為何讓李成梁抓來努爾哈赤,卻又寧可冒著將來努爾哈赤還有可能反攻大明的危險,也要將他放回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僅女真族需要像努爾哈赤這樣具有開拓進取的精神領袖,對于以大漢民族為主體,且已經接近于潰爛,正在朱翊镠挽救中的大明王朝更加需要。
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不分彼此,努爾哈赤能衷心耿耿地為大明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