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皇上不厲害誰厲害?往常遼東連年有戰,你看,自皇上坐鎮遼東后,那個部落敢跳出來鬧事兒?都老老實實地趴著,聽說建州女真都已入籍大明成為大明一份子呢,接著其他部落也應該是這個節奏。”
“想當初皇上剛提出來這項政策主張時,遭到多少人反對?現在回想,如果那些外族老老實實入籍大明,不再犯邊挑事兒,皇上這政策反其道而行之,還真是英明,極具前瞻性。”
“是啊!這就是皇上的神奇之處,不然朝中重臣為何一個個唯皇上是瞻?盡管皇上他人不在京,但又仿佛時時刻刻就在朝中重臣的身邊。”
“是我大明之福啊!”
“可不是?如今天下百姓也莫不感激皇上,平分土地真是好東西,讓百姓都有自己可耕種的田地,這項政策簡直太偉大,從此百姓不會再鬧事了,唯恐天下不亂分子也就沒有基礎了。只此一項政策,可使天下太平。”
“歷朝歷代為什么就沒有人想到呢?”
“也不是沒有人想到吧,商鞅、王安石,包括前任首輔張居正其實都有所觸及,只是沒有皇上那么徹底大膽。皇上是讓天下百姓徹底翻了身啊!”
“除了天下百姓,怎么感覺皇上還有讓天下女人也翻身的跡象呢?”
“這話說到我心坎兒里去了。我一直有這個感覺,只是不知如何表達,總結得太對了,皇上就是在不斷提高女性的地位,看皇上對身邊的女子,包括這次偷偷帶淑妃娘娘去遼東,其實都是在提高女性的地位。”
“本來就是,無論是興農集團還是朱氏集團,都在鼓勵女性加入,不歧視她們,待遇與男人相差無幾。盡管遭遇許多人反對,但我覺得這是進步。”
“知音,知音啊!”
……
……
申時行又一次拜訪了座主張居正。
盡管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支持皇上的政策主張,但肯定不是盲目地支持,而根本不做任何準備。
倘若這時候各大部落達成一致,反對皇上的政策主張怎么辦?
以皇上的決心與強勢,勢必會以武力鎮壓,除了薊遼兩方面的兵力,京師這邊也不能袖手旁觀。
必須預料這些可能發生的結果,并做好充分的準備。
拜訪完座主張居正,申時行又給北直隸總督張佳胤寫了一封信。
這樣,申時行才放心。
至于朱翊镠提到的在東北方向籌劃設置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大行省,暫時尚未對外宣稱,僅限于朝中重臣,并且還是參與籌劃的為數不多的重臣。
皇上的主張,又有內閣通過,朝中那些重臣并無異議。
關鍵是,他們也逐漸看到這項政策的好。如今遼東太平無事,這樣不僅遼東,對于朝廷也如釋重負。
倘若皇上愿望實現,那整個遼東與奴兒干都司管控的地盤,也就是皇上設想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大行省,是不是全都太平了?
歷朝歷代因為北方邊患讓朝廷受了多少苦?而歷朝歷代都只想著防備抵御外族,從未想過接納外族,要與他們融為一體。
這便是皇上的高明之處。
也是大明之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