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兩宮太后眼里可真只有孫兒孫女了,宮里宮外的事概不過問。
尤其是早已習慣過這種日子的陳太后,仿佛外界發生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李太后稍好一些,雖然她也不管不問,但朝廷的動態,她還是會關注。
聽到努爾哈赤再次進京,而且這次是奉旨進京做官,官職兵部右侍郎。
李太后不禁怔愣了半天,不禁想起朱翊镠很早以前的那個預言。
的確,她是第一個知道朱翊镠那個預言的人,也即第一個知道努爾哈赤將是危及大明江山統治的一個人。
當時她覺得很不可思議。
但隨著對朱翊镠的理解以及對努爾哈赤的認知,她知道兒子這樣說并非危言聳聽,而是有著自己的判斷。
大明有許多問題,正在吃力地背負前行,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倘若不是朱翊镠取而代之,她不敢想象如今會發展成什么樣子。
一念及此。
李太后對陳太后說道:“姐姐,我要去一趟坤寧宮。”
“好!”陳太后答應一聲,扭頭見李太后神色凝重,不禁問了一句,“妹妹去坤寧宮有事兒嗎?”
“聽說努爾哈赤來京了。”
“就是镠兒收的那個徒弟嗎?”
“嗯。”
“來了就來了,妹妹何故看似緊張?”
“姐姐怕是不知镠兒當初為何要收努爾哈赤為徒吧?”
“镠兒行事出人意表,我的確不知他所想,但相信他一定是有理由的。”陳太后如是般回道。
“是啊!镠兒曾說努爾哈赤是危及大明江山統治的人。”
“妹妹此話何意?”
“就是說,努爾哈赤有可能會推翻我們朱明的天下。”
“……”陳太后愕然,“不會吧?”
“努爾哈赤我見過,他的事跡想必姐姐也有所耳聞,的確是一個人才。”李太后喃喃地道,“镠兒預言一向很準,這么說想必是有道理的。”
“努爾哈赤不是外族嗎?”
“嗯,他是女真族人,镠兒之所以坐鎮遼東,十有八九就是與他有關,提防他坐大。眼下又將他調到京城為官,應該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女真族人實力有這么強悍?”陳太后初聽,一樣感覺很不可思議。
“說不準啊!”李太后感慨地道,“人家畢竟是新興的勢力,而我們朱明,若非張先生十年勵精圖治改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還不知道會怎樣。后來鈞兒倒行逆施,若非镠兒取而代之,現在是什么樣子,姐姐敢想嗎?”
“這么說镠兒收努爾哈赤為徒,很早就是在提防?”陳太后明白過來了。
“嗯,現在調努爾哈赤進京做官,我想也是在提防。”李太后再次強調。
“那妹妹去坤寧宮作甚?”
“過去提醒一下皇后,也不知道她是否知道镠兒這樣安排的用意。”
“哦,妹妹快去,這么大的事兒,還是要盡早預防也好。”
“是。”李太后轉身而去。
很快到了坤寧宮,如今她對鄭妙謹的成見沒有那么大。
畢竟兒子不在京,朝中大事都是鄭妙謹在掌舵負責,與她之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