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陳太后點頭表示同意,“不過镠兒也有這個心意,只是他在遼東那邊肯定很忙,無暇顧及。”
“給皇后那邊應該也買了吧?”
“镠兒與淑妃辦事兒,指定不用妹妹操心。”陳太后無比篤定地道。
“依姐姐看,覺得镠兒與誰最合適最般配?”李太后忽然問道,“之懌?還是妙謹?又或是穎兒?素素?”
“這個還真不好說,四位都有自己的優點與長處。”陳太后喃喃地道,“四位容貌不必說,都是俏麗佳人,而性格上之懌勝在體貼,妙謹勝在魄力,穎兒勝在有趣,素素勝在安分,實在不知道镠兒到底與誰最合適最般配。”
“妹妹覺得呢?”陳太后又補充一句。
“镠兒應該與之懌的感情最深,但現在也很難說镠兒更愛誰了。鄭皇后為他承受了很多,而淑妃又是一個靈魂很有趣的人,與镠兒在一起,應該能讓镠兒更加輕松、快樂。”
“妹妹現在終于知道鄭皇后為镠兒承受很多了?”陳太后不禁笑侃。
“妹妹我心里一直清楚呀,只是起初覺得難以接受而已。”
“其實現在想來,好像也沒什么吧?”
“嗯,時間確實厲害。”李太后感嘆地道,“讓我之前覺得不能接受的東西,慢慢能接受了,也釋懷了,只是鈞兒……”
提及朱翊鈞,李太后臉上的笑容才消失,代之以無限的惆悵。
“哎!有什么辦法?”陳太后跟著也深深嘆了口氣。她知道這件事無論如何李太后都不會輕易過去。
或者準確地說,這輩子都過不去。
但確實,讓人又有什么辦法呢?除非镠兒也平庸,沒有任何的理想,也不想將大明推上巔峰……
可镠兒又哪是這樣的人?當初救張居正救永寧公主,都表現出一股保護弱者的姿態,堅決與強權斗爭,哪怕被褫奪封號貶為庶人也在所不惜。
一切都是性格使然。
總之,有镠兒在,就不會允許鈞兒胡來,可如果鈞兒不聽,那結果不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嗎?
這也不能怪镠兒吧?
只能是為鈞兒感到可惜。
見陳太后忽然也沉吟不語,李太后不禁問道:“姐姐在想什么呢?”
“鈞兒遇到镠兒,沒辦法呀!”陳太后感慨地來了一句,繼而又道,“他們兩個當初一強一弱,一個有心改變大明卻無權,一個有權卻倒行逆施,其結果便衍變成現在這樣,也許冥冥之中都是天意吧。妹妹覺得呢?”
“哎!”李太后也不知道說什么,只是深深嘆了一口氣。
“終究都過去了,不是嗎?”
“是,都過去了,不想,不想了,想多了,對镠兒也不好。”
“妹妹所言甚是。”陳太后撫慰,“都說性格決定命運,鈞兒與镠兒兩個,可以說都是執拗的性格,過去發生的一切似在情理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啊。”
“是這樣的。”李太后點頭道是。
“常洛最近怎樣?他娘不會覺得咱疏遠她們母子吧?”陳太后忽然問道。
“其實我想將他們母子倆送到臺灣。”
“妹妹為何忽然有這個想法?”陳太后忙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