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楊巍批準了他的申請,將他調任吉林行省擔任按察使。
這次楊巍給了他一個要職。
吉林行省的組建與官員的任命,朱翊镠參與的不多,出了直接任命吉林巡撫與總兵之外,其它只提供意見。
畢竟成立吉林行省的旨意,先頭早就傳遞給內閣與吏部了。
具體工作是由他們來做,包括各個職能部門官員的任命。
像這次,任命安排張泰征來吉林做官,朱翊镠事先就不知情。
所以,見到張泰征來的那一刻,朱翊镠不禁愣了一愣。
一問之下得知,原來是張泰征自己申請來這邊做官的。
張泰征也很坦誠,將他的心里話對朱翊镠和盤托出。
朱翊镠表示理解,并鼓勵道:
“來這次做官也好,換一個環境,心情自然不一樣了。再說,這邊做官能鍛煉人,楊老委任你一個不錯的職位。好好珍惜吧,努力!”
按察使,是三品官員,等于是將張泰征升了一級。
“臣明白。”張泰征點了點頭。
“朕知道你最近受了許多委屈,但要相信朕,一切都是值得的。”朱翊镠忽然感慨地說道,“在守制事上,你帶了一個好頭,這件事朕心里有數。”
“多謝陛下!”張泰征由衷地道,他也心里有數,在守制一事上,盡管當時乃至時下,仍然遭遇到莫大的壓力,但給他的報償極為豐厚。
否則以他的資歷,當初不會接任真定府知府這個很不錯的職位,而現在也就不會升到吉林按察使了。
楊巍任命他擔任此職時,還特意說過,是考慮到讓他換一個環境。
說到底都是因為他“破壞”了守制之禮儀,才換來今天的地位。
當然,這是因為張泰征很清楚,“破壞”守制之禮是皇上暗中主導的。
否則,他也沒有這個膽量與勇氣挑戰延續了幾百年的祖制。
所以,這樣看的話,是皇上給他的機會,皇上需要有人站出來,他不過是被皇上選出來的一個代表而已。
但無論怎么說,他由衷感激皇上。
沒有皇上,便沒有他的今天。
即便皇上再傾向于重用年輕人,他也不會升得這么快。畢竟中進士至今還不到十年時間,仕途上簡直可以用“一飛沖天”來形容了。
“對守制之禮,如今你應該很有發言權了,來,說說看。”
朱翊镠欣慰地道。這算是他的一個布局,張泰征無疑頂住了壓力,也就完成了他的任務。
“回陛下,關于守制之禮,臣的確頗有感悟。”張泰征朗聲回道,“臣十分佩服陛下的眼光與膽識,最重要的是臣越來越贊成陛下的觀念。”
“這么說,你當時并不贊成嘍?”朱翊镠敏銳地抓住話頭。
“不敢欺瞞陛下,當時是有疑慮,畢竟挑戰太大,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抨擊攻訐,臣反而覺得越來越有底氣了,因為越想越認同陛下的觀念。”
“是嗎?”
“是,陛下所倡導的理念,臣謹記于心:幽冥之事,實所難言,幽魂不需超度,人死業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家行法,乃在求生人心之所安,超度的乃是活人。臣越來越覺得太有道理,只可惜更多的俗人不能領會罷了。”
說最后一句話時,張泰征還有一種優越感,對不認同這個理念的人似乎懷有幾分鄙夷之心,仿佛只有認同這個理念的人并這樣做了才不是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