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異常的激烈。
因為對方戰艦小而靈活,來回穿梭在臺灣、福建兩艘大型戰船四周。
若非防備及時,有水兵有炮火,不斷予以還擊,恐怕還真頂不住。
王安當時擔心得要死,來時可在兩宮太后面前立下重誓,倘若朱常洛有個三長兩短,他都回不去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竟如此膽大妄為,不問三七二十一直接開火。
想抓兩個人來問問,只可惜大型戰船的速度終究不及小型戰艦。
交火一番后,也許是對方感覺到沒有多大勝算,便全部開溜了。
迎接、護送朱常洛的戰艦也沒有展開阻擊追趕行動,將朱常洛安全送到臺灣才是當前最緊要的任務。
向他們開火的是什么人都不知道。
但終究還是有驚無險,王安將朱常洛安全送到臺灣馬棟眼前。
不過這次襲擊事件,讓王安與馬棟都頗感詫異,到底是什么人?
他們是有備而來嗎?
知道是護送朱常洛至臺灣嗎?所以是來搶人的嗎?不然為何不問青紅皂白直接開火?
還有,如果不是有備而來,又豈敢對著兩艘戰船開火?
只是,要說準備似乎也準備得不夠充分,只來四艘小型戰艦。
如果是來搶人,實力明顯不夠啊!
到底目的何在?
這讓王安與馬棟都感到費解,想不明白對方是什么人?來干嘛?
好在王淑蓉與朱常洛母子倆沒有事兒,只是傷了幾名水兵。
但這事件依然引起王安與馬棟的重視。首先,發生這樣的事兒,說明海上治安還有待加強。
其次,這次行船明明打著大明的旗號,卻被人不問青紅皂白地襲擊,分明是挑釁大明的行為。
再者,為什么要襲擊他們?除了挑釁,還要放出什么信號?是故意找茬兒還是向大明示威?又或是像張敬修說的那樣會是日本人有心抓人?
總之,這事兒很蹊蹺,只可惜當時也沒有擒拿對方幾個人質。
王安本來與張敬修想法一樣,不打算將這邊海上的局勢告訴朱翊镠,但經過這件事,他覺得有必要。
所以,與馬棟一席話后,王安立即給朱翊镠寫了一封信。
除了交代這次遇襲事件,還刻意將張敬修的觀點也一并告知。
而張敬修的觀點也得到了馬棟的確認。馬棟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臺灣這邊時而受到日本人的騷擾。
好在馬棟態度強勢,海上也許他還顧及不到,但對于騷擾臺灣的任何勢力都堅決予以打擊,絕不讓他們得逞——而這也正是朱翊镠的指示。
朱常洛被送到王喜姐的面前。
王喜姐激動,當即潸然落淚。一來自然是因為思念朱常洛,畢竟她撫養了朱常洛好一陣子。
二來,看到朱常洛,就讓她想起了朱翊鈞,于是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情緒在她心底翻滾。
朱常洛這時候還小,當然不能體會王喜姐的心情。
即便是王淑蓉,這時候也不能,因為她還不知道朱翊鈞在臺灣曾經到底是如何對待王喜姐的。
“母后,你為什么要哭?”
朱常洛奶聲奶氣地問道,一邊問還一邊抬手試圖幫王喜姐擦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