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那么大的錯,還能被原諒?”田義不禁訝然。
“畢竟這是第一次嘛,皇上離開遼東本也是實情。當然,還得看李總兵他們這次傷亡程度,雖然不能將責任全推到額亦都與費英東兩個身上,但他們這樣做確實害人不淺。”
“萬歲爺回來也快了,到時候看萬歲爺怎么處理吧。”
這一點田義與王象乾認知不同,但他也沒有爭辯,畢竟皇上怎么想,他確實沒有把握。
只感覺皇上對額亦都與費英東兩個確實不錯,請老師教他們讀書識字,又供他們好吃好喝……
對他們像親爹一樣。
可氣的是居然還沒有完全俘獲他們的心,田義感覺他們就像“白眼狼”。
王象乾接著又說道:“我剛才已經下令了,讓李總兵撤軍回來。”
“是嗎?李總兵豈會同意?”對此,田義也表示懷疑。
“我也不知道。”王象乾搖了搖頭,感嘆地道,“但有什么辦法?只能暫時忍著等皇上回來從長計議。”
田義又想來一句:當日王巡撫就不該答應李總兵去。但還是忍住了,因為之前已經說過。
王象乾是個明白人。
在明白人面前只需點到即止,多說便意味著不信任。
“李總兵是個好勝之人,希望他這次能吃一塹長一智吧!”
王象乾接著又感慨地說道。
“聽說李總兵自擔任遼東總兵官后未嘗一敗,可是真事兒?”
田義好奇地問道,但其實有心。
“是啊!作為軍人,且還是總兵,未嘗一敗固然可喜可賀,但有時也會讓人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與對方。”
王象乾也有心,感慨地說道。
田義又一次感覺王象乾仿佛話里有話,而且言外之意與昨天相近。看來王象乾還有許多心里話不能一吐為快。
但田義依然選擇沉默沒有追問,因為他知道王象乾是皇上無比器重親近的人,在遼東要問誰與皇上的心最近,那毫無疑問是王象乾。
這方面田義自認還差得遠,畢竟與皇上交往的時間還不長。
所以田義會自然而然覺得,王象乾作出的決定與皇上最接近。
既然如此,他還多問什么?王象乾應該有自己的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