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镠領眾人向北前進一里多路。
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相向而行,同樣也前進了一里多路。
按照先頭的約定,各領八百人,然后雙方展開對話。
很快,兩軍相遇。
“陛下,領頭那人便是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代。”
戚繼光在朱翊镠身旁輕聲介紹。
此時的翁果岱正值盛年,約莫三十多歲的年紀,一身戎裝,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而來,看上去威武不凡。
朱翊镠等人已經立定。
望著翁果岱領軍向這邊靠近。
“一會兒聽我指示。”朱翊镠對朱八戒說道,“有信心嗎?”
“有,當然有信心。”朱八戒盯著翁果岱信誓旦旦地回道。
在相距大約兩百米的時候,翁果岱那邊人也停下來了。
朱翊镠這個感覺距離有點遠,又領眾人前進了幾十米。
雖然尚未開始對話,但翁果岱似乎心有靈犀,本來他們都已經停下來,也領著眾人緩緩前進。
這樣雙方距離更近了。
“大明皇帝陛下!”
翁果岱倒是率先開口,只是這漢語水平實在拙劣得很。
他的聲音洪亮如鐘,底氣十足,而且不卑不亢,與他的人一樣,一上來便給人一種厚實的感覺。
想必這是自信心的表現。
難怪如此強勢,雖然談不上野心勃勃吧,但比起附近其他部落首領,顯然他不是一位逆來順受的人。
當然,不逆來順受也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像努爾哈赤一樣,有自己的理想;而另一種就是看不到民族政策的好,不覺得大一統對本民族有利。
至于是不是目光短淺,這個暫時也不好下定論,畢竟蒙古族被大明驅逐關外后,兩百來年都是這么過來的。
忽然要將他們融入大明,成為大明的一份子,告訴他們以大明的新主人身份自居,難免會有一些疑慮。
這個朱翊镠可以理解。
但理解歸理解,大一統的趨勢不可改變,誰都不能阻擋。就連努爾哈赤都辦不到,翁果岱更是休想。
先聽聽翁果岱說什么吧。
朱翊镠開口問道:“你便是科爾沁部酋長翁果岱?”
“正是。”
“有什么話要說?”朱翊镠也不墨跡,開門見山地問道。
“大明皇帝陛下御駕親征,是入侵我們的境地……”
“不不不,”朱翊镠直接打斷,并明確自己的態度,“這里本是大明的境地,不是入侵,而是因為你們不聽話,所以要接受一點教訓。”
“看來,我們的認知起點就不同,那這場對話恐怕很難了。”
“哈哈!”朱翊镠笑了笑說,“朕原本也沒有抱多大期望啊。”
“那為什么要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