哱承寵死去的消息迅速傳開了。
很快傳到本溪城。
那里還有哱承恩與哱承寵曾經帶來的族人,因為沒有選擇跟隨哱承寵返回寧夏,所以留了下來。
當他們聽到這個消息時,一方面為哱承寵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暗自慶幸當日沒有跟隨哱承寵走。
對于留下來的人而言,第一他們不贊成哱承寵一聲不吭就離開了,二來也覺得在本溪城的日子過得挺好的呀,為什么一定要回寧夏呢?
現在想來當時的決定多么正確,原來哱承寵回寧夏是想反明。
若當時也選擇離開,那這會兒就像另外八百人一樣上戰場將功贖罪去了。
沒想到哱承寵竟是這樣的一個人。
被抓回來還想越獄,那不是找死?
不過,總有一些人表示懷疑。因為仔細想想,發現中間有一個漏洞。
既然哱承寵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就是抱著必死之心,壓根兒沒打算活嘛,那為什么還要越獄?
是不是?
所以,對于喜歡琢磨的人,還是發現這中間有蹊蹺,就像當日哱承恩不慎落馬身亡一樣存在著疑點。
但無論怎么說,哱承寵的想法確實作死,當著大明皇帝的面說反明,這可是第一大罪,那還能活嗎?
死了也就死了,盡管這個消息流傳開了,可也沒激起多大浪。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也讓人諱莫如深不敢多言,當日皇上派出兩路人馬連夜出發,誓要追回哱承寵,似乎已經預料到了哱承寵想要造反。
再加上之前哱拜死了,不久前哱承恩又死了,這一連串的事加起來,中間似乎還有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故而,還是少議論為妙。
……
朱翊镠與翁果岱的談話開始了。
翁果岱看起來很沮喪,仿佛還沒有緩過神來,思緒依然停留在自己怎么就被生擒了呢?
軍帳中此刻只有四個人。
朱翊镠加上兩名近侍以及翁果岱。
而朱八戒在外頭守候,此刻正與戚繼光聊得歡。
朱翊镠望著翁果岱,像拉家常似的率先開口:“嘿,想什么呢?”
翁果岱恨恨地道:“你不會得逞,會為今天的行為付出代價的。”
“看來,你火氣還是很大,這會兒不適合對話。來人——”
朱翊镠忽然對著軍帳外喊了一聲。
戚繼光與朱八戒立馬兒進來。
“師祖有何吩咐?”
“翁果岱心情不好,想必是餓了,給他來一頓燒烤吧?再加上一點酒。”
“這家伙反對師祖的民族政策,還大言不慚,抓他來請他酒喝?”朱八戒一副極不情愿的樣子,又補充道,“師祖,你是不是太好了呢?”
“燒烤,燒烤……”朱翊镠刻意強調。
“哦,師祖,我也可以吃嗎?”朱八戒這才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