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以忠順夫人為首的蒙古族同胞已在五里外,很快就要進城了。”
“報,以忠順夫人為首的蒙古族同胞已在三里外,馬上就要進城了。”
“報,以忠順夫人為首的蒙古族同胞已在一里外,即刻進城。”
“……”
前去探信的士兵,腳下的馬兒像踩著風火輪似的,一會兒來報。
很快便能聽到馬蹄聲響起。
“奏樂!”
朱翊镠一聲令下,頓時間鐘呂高鳴喧聲震耳。
鑼鼓鞭炮聲中,更有三十二支大嗩吶嗚哩呱啦奮力吹響。
明耳人一聽便知,嗩吶班子演奏的是恭迎圣人出行的“引鳳調”。
這種級別的迎接待遇,都能趕上張居正當日回歸故里了。
“陛下,看,來了,來了。”
戚繼光興奮地道。
這支隊伍,包括舒爾哈齊在內,將近三萬人,擺成長蛇陣,馬蹄踏踏,迤迤邐邐,朝著這邊前進。
當見到朱翊镠的那一刻,那支隊伍所有人都翻身下馬,然后以三娘子為首昂首闊步朝朱翊镠走來。
盡管有戚繼光提醒在先,但朱翊镠還是毫無疑問地第一眼鎖定三娘子。
雖然之前沒見過三娘子,可也不影響他認出三娘子。
只見三娘子頭戴皮沿帽,身穿皮領對襟盔甲,腰懸戰刀,骨貌清麗,看上去給人的感覺,既有柔美的一面,又有剛毅果決的一面。
朱翊镠腦海里頓時飄過金庸筆下的趙敏郡主的形象。
還沒等他開口,只見以三娘子為首的蒙古各部領袖齊刷刷地跪下。
“免禮,平身,自泰和元年開始,大明臣民見了朕都無需下跪。”
朱翊镠一抬手。
以三娘子為首紛紛起立。
“朕知道你們遠道而來很是欣慰,此時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大家長途跋涉想必也累了,脫下軍裝先進城休息,稍后朕安排酒宴歡迎你們的到來。”
“陛下萬歲萬歲爺!”
也不知他們是否事先統一口徑,竟異口同聲地喊出這樣的祝福。
朱翊镠搖頭笑了笑,緩緩說道:“朕自登基即位以來,便不讓大明臣民說著這樣不切實際的話,人能活到一百歲就是福了,朕也不例外。”
只短短兩句話,便讓以三娘子為首的蒙古各部首領不知如何接話了。
但無不感慨,大明泰和皇帝果然與眾不同。來時就聽說了,泰和皇帝與其他皇帝大不一樣,原來真是不假。
就這樣,朱翊镠迎接眾人進城。
以三娘子為首的蒙古族將士受到如此待遇,激情的心情可想而知。
都感覺來對了。
因為人多,朱翊镠這會兒也沒有特意與誰單獨交流,想著一會兒酒宴之上再逐一介紹認識吧。
這會兒只表達感謝、激動。
可盡管如此,三娘子也感覺到了朱翊镠對她特別不一樣的目光,仿佛之前兩個人已經相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