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子滿意地離開坤寧宮,內心強烈地產生了一個感覺。
都說一個人交往的圈子決定一個人的格局,看來果然不假。
想著平常時日里,她實際掌權土默特部,可每天接觸的人當中,都以她馬首是瞻,自然覺得她最高。
以致于有時她自己都產生這樣一個錯覺,好像自己的見識眼界就真的高于其他人,現在想來還真可笑。
這段時間通過她與皇上的交流,與吳兌的交流,又與鄭皇后的交流,她才發現原來什么叫作真正的高人。
這也讓她更加確定自己的想法,人就應該跳脫自己的舒適圈,去追求一種更高品質、自己更向往的生活。
每個人,無論男女,都該有自己選擇的權力,當然也要有這樣的能力,如果沒有,就要去努力。
想通這一節后,三娘子忽然自己覺得很有一種心曠神怡般的感覺。
她也知道接下來怎么做了,與吳兌拜別后,便騎馬馳回土默特部。
……
吳兌也甚感欣慰。
很多時候他很心疼三娘子,知道她身上背負的使命,所以身不由己,嫁給自己并不喜歡的男人。
而且還不是一次嫁。
連續三次。
這對于女人而言是一種折磨,無形中腐蝕著她那一顆熾熱的心。
然后這顆心逐漸冷卻了,到最后麻木了,也就不會再有什么追求了。
這是吳兌不想看到的結果。
然而現實又確實正在一步一步靠近并驗證他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好在三娘子現在遇到了先知先覺的皇上,開導她,啟迪她,鼓勵她,讓她開始覺醒,開始試圖改變。
吳兌當然欣慰開心了。
他可真是一直把三娘子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看待。
如果說當初與三娘子相交是政治上的考慮,但到現在與三娘子的私交要遠遠超出政治因素。
……
對于鄭妙謹而言,與三娘子只是進行一場談話,心里怎么就想怎么說,可謂不費吹灰之力。
但想必也正是因為這樣坦誠布公的由衷之言,才讓三娘子感覺到與她很親近,很樂意與她與以朋友的身份交談。
任何時候的真誠都能被感受到。
而真誠也是最為有效的溝通方式。
不敢說對三娘子有多大的啟發,但至少感覺三娘子已經聽進去了。
雖然人類的悲歡離合并不相通,她無法完全領會三娘子心中的愁苦,但可以看出三娘子內心并不快樂。
否則不會痛苦,不會感覺壓力,更不會因為聽了皇上一席話,便只身一人跑到京城來請教吳兌。
一個人如果不想改變就不會痛苦。
所以無論三娘子接下來作出何種選擇,她都會送上祝福。
但其實通過談話,她已經能夠預感到三娘子接下來會怎么做。
女人嘛,一旦狠下心來,有時候往往比男人要決絕得多。
……
遼陽總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