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帶著林冬吃了申城一家山間堂贛菜館。
林冬對瓦罐湯這東西贊不絕口。
接下來就是第14屆申城國際電影節,這是林冬來申城的主要目的。
然而參加了之后,他才發現,紅毯上全都是擺弄風姿的清涼女士,還有自以為很帥的油膩男士。
林冬的風格就是從紅毯上匆匆而過,都不帶停下來給人拍照機會的。
進去之后,他才發現里面竟然沒有吃的東西。
沒吃的?
沒吃的!
這難道不應該是一場宴會嗎?
而他只看到了一排排的座位。
舉辦方將他的座位和《鋼之琴》的劇組安排在了一起。
他就全程一臉茫然的看著一部部的電影獲獎、領獎、發表激動人心的獲獎感言。
從中能夠體驗到電影人的艱辛不易以及獎項加深的榮耀。
但是這些跟他一點關系都沒有。
為了蹭這一頓,他中午都沒怎么吃飯。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肚子越來越餓。
就連旁邊的人都能聽到他的肚子在咕咕的叫。
還好,電影節結束了之后,《鋼之琴》劇組請他吃了飯,不然這一趟的申城之行,將會給他留下無比痛苦的回憶。
《鋼之琴》在本屆電影節不算顆粒無收。
收獲了傳媒大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
但是金爵獎主競賽單元一個也沒有。
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張艋慎重的將“第十四屆申城國際電影節,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的獎杯慎重的交給了林冬。
此后的一段時間,克萊斯特文化傳媒的展柜中又增加了關于鋼之琴的兩個獎杯和兩本獎項證書。
正如張艋導演在領獎的時候屢次說的那樣。
如果沒有這家公司的慷慨解囊,就不會有這部電影出現。
這也是克萊斯特文化傳媒這個名字真正亮相于各大媒體——《失戀很多天》開機儀式那次不算,公司的名字甚至不如林冬本人吸引媒體記者。
歇了一晚上之后,林冬就踏上了返程。
“林總早。”
俏麗的前臺寶貝兒在林冬走進公司的時候齊聲問好。
其中一個分不清是寶兒還是貝兒的滿臉激動的夸贊道:“林總您昨天在電影節上實在是太帥了。”
林冬很懵,他啥都沒干。
“謝謝,七喜哥來了沒有?”
“七喜哥沒到,但是來了一位訪客,他自稱叫王影。”
錢沒到賬,心里就不踏實。
得到林冬承諾的王影,這幾天一直處于煎熬的狀態,今天他一大早就趕了過來,在公司門口等了快兩個小時,一直等到前臺小姑娘上班。
這個克萊斯特文化傳媒公司為毛十點才上班。
而且空有這么大的場地,卻幾乎沒有什么辦公的人員。
王影等了半天,搭理他的就只有一個不斷推銷各種調酒的紅毛非主流小年輕。
他不知道這種調酒要不要收錢,要收多少錢,所以他只能委婉的拒絕。
“讓您久等了。”林冬很抱歉地和他握手,各自歸坐。
“林總,這是我電影項目的立項書,我來幫您解讀一下。”王影開始往外拿資料。
“不用了,”林冬搖搖頭。
打了一下桌子上的辦公電話,請財務的施珊珊進來,一起商量了一下合同的條款。
就這樣,王影以極快的速度,簽了合約,拿到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