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戲畢業,京劇武生,也是各大獎項提名無數的人。
總體來說,這場戲雖然有陳景琦在場,但是林冬和陳景琦老師并沒有太多交鋒,和他演對手戲的正是董靖。
“沒什么最后陳述,我就是XXX。”
林冬站起來,站的筆挺,語氣堅定的回答。
他這個姿勢,配合著眼神和語氣,完美的扳回了一直被曾可達慷慨陳詞壓制的氣勢。
董靖沒有接到導演的提點。
如果對手戲都要讓著來,那就太假了。
所以他一點都沒手下留情。
滿場人的表情都盡收眼底,他們看到的是一個為了不牽連身后學生而扛下一切的男子漢。
后面有穿插了一點庭長——演員沒來,劉河陽上去客串的——接到建鋒先生打來電話,然后明顯開始主導法庭風向的戲。
最后,讓林冬重新做一遍最后的陳述。
林冬站起來,他身后的飛行大隊實習生也站了起來。
“都坐下,不關你們的事!”
林冬這時候腦子里想到的居然是軍營里的負責人,有意的模仿了一下他的語氣和動作。
編劇導演眼睛頓時就是一亮。
林冬這語氣和表情都不算太夸張,可是表現出來的卻非常有感覺。
看來半年的軍營生活收獲頗豐啊。
飛行大隊實習生們全都違抗了命令,一副誓死追隨的架勢。
林冬的臉上表情隱隱的展現出一種感動和悲憤。
但是他的語調則更加的平淡。
然后就是一番陳述,當提及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就是在轟炸中遇難的時候,林冬的眼睛里泛起了一絲水花,但隨即就把他倔強的眨掉了。
這些都是劇本上沒有的。
“這是細節啊。”孔笛坐在監視器前面,另外一個導演李云站著看全場。
李云點頭:“攝像機拍不到的角度,他也做的很到位,這走的是體驗派的路子啊,他不是北電的嗎?”
表演藝術中大致分為體驗派、方法派、表現派。
解釋起來很麻煩。
簡單的說呢。
表現派就是我在演戲,體驗派是這就是我的生活,方法派就是這是我的藝術生活。
科班出身的演員都帶點“方法派”的演法,非科班后天自學琢磨帶些“體驗派”的感覺。
當然,很多演員都同時兼并幾種派系,只是看比例占多少,或偏重于哪個派系。
不過就學校來說呢,中戲是方法派帶一些體驗派的調調,而北電是方法派帶一點表現派的調調。
林冬這個演法,更像是中戲走出來的學生。
“我覺得還行,就算找別的什么人演,這個年紀的角色也不見得比他強。”孔笛已經下結論了。
“我早就說沒問題,他還在那里糾結來糾結去,年紀輕輕怎么就這么慫呢。”李云挺不耐煩的,今天晚上本來還有其他戲呢。
結果就為了金主爸爸開心,臨時加了這么一場。
導演們會從專業的角度去分析。
而那些普通的工作人員,包括群演們,他們則更加憑感覺。
“不愧是南特里訓練了半年的,氣質就是不一樣啊。”
“唉,咱啥時候也找個地方去訓練一下,下回說不定能撈到一個帶臺詞的角色呢。”
“喲,你這會怎么不自夸比主演演的好了。”
“能一樣嗎,這是演員,北電畢業的,和那些小花小草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