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沒有帶二老去公司。
他怕他爹削他。
不管怎么看,林老頭都是一個踏實而節儉的人。
公司那風格不管怎么看都和節儉扯不到一塊兒去。
春晚當天,一家三口拿著票低調的去現場看演出。
林冬還得到提醒,讓少喝點水,免得上不了廁所麻煩——等節目開始了之后明顯是不會讓你太頻繁上廁所。
一坐可就是四五個小時啊。
排隊檢票,安檢非常的嚴格。
觀眾有不同的桌子,比如有圓桌還有后面的普通席位。
前幾排的圓桌坐的都是對社會有貢獻的杰出人物,各個民族的代表人物和有影響力的人物,還有要在春晚的舞臺上表演節目的明星和老藝術家們。
當然也有一些砸了重金的大客戶和贊助商。
后面的則更多的是各個部門分到的指標,還有小贊助商、演員、工作人員的家屬什么的。
林冬他們三個的位子雖然是在后面的座椅觀眾席,但是非常的靠前。
一家三口坐下來。
林冬和他爸一左一右坐在他媽的身邊,老太太一手抓著丈夫一手抓著兒子,看什么都很好奇。
不得不說,現場真的很亂。
一開始還有一些簡單的彩排。
其實現場看真的比電視上看好看很多。
畢竟現場的氣氛與感染力,電視上真的表現不出來,比如舞臺的升降,光效與音效的配合,演員們的表現等等。
這種興奮的感覺,一直持續到晚會開始。
一個個主持人出場,林冬都認不全——他還沒開始惡補這方面的知識,因為拍劇的緣故,去年一年他看的書大部分都是關于近現代史的。
但是林冬他爸媽都能認出來。
每一個出來,林冬他媽都會激動的小聲念叨一下主持人的名字。
第一個節目是主持人分散站在觀眾席里唱歌,林冬他們旁邊就站了兩位,林冬能夠感覺得到攝像機似乎就在拍他這個方向。
馬導還真是給面子啊。
他聽人家說,在這地方錄一次臉,幾秒鐘的鏡頭都要好幾百萬呢。
真假不知道,他也不好拿這事去問人家馬導。
林冬和他爸還好,端莊的坐著。
林冬他媽就屬于鏡頭喜歡拍的觀眾了,老太太笑瞇瞇的,滿面紅光,非常的喜慶。
晚會歌舞也很喜慶,不過林冬更喜歡雅尼和他樂團的演奏。
應該說能夠在這里聽到這樣的音樂,是一種意外之喜了。
林冬穿越過來,聽來不少的音樂,雅尼算是他最喜歡的演奏家,尤其是那首《WithAnOrchid》尤其的出彩。
這一次春晚,雅尼帶來的是《琴箏和鳴》,里面有他不少的作品片段。
林大媽欣賞不來這樣的音樂,她只能覺得好聽。
她還是比較喜歡蔡大媽。
蔡老師可以說是參加了多次春晚的老人了。
網上有一種說法是,越來越多的女明星不約而同地往一個方向撞了臉,而撞臉對象竟然就是有“春晚小品皇后”之稱的蔡老師!
所以整來整去,又何必!
一坐四五個小時,其實還是蠻辛苦的。
林冬本來還擔心他的父母堅持不住,后來發現自己完全多慮了。
再說了,兩位老人都是吃過苦的人。
比起坐四五個小時,他們遭受的才叫真的苦呢。
林冬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自己也覺得開心,總算是內心好受一點了。
投桃報李,總要能回報一些什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