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最低保證你有多少票房,不夠的發行公司給你補齊。
林老板倒是想給別人保底發行來著。
比如一部《推拿》,票房兩百多萬,我給你保底兩個億,不夠的我賠給你。
多好的虧錢方式。
隨便發行幾部電影,就能虧個底朝天。
可惜系統根本不同意。
沒想到這種“惡習”已經傳染到了綜藝圈子。
“這種保底加獎金的方式,你也能拿到我面前?”林冬把紙丟到桌子上,嚴肅的看著張三胖。
“冬子,你也看不上對吧?”張三胖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說道:“我也覺得咱們的綜藝不止值這么點錢。”
“對……對啊。”林冬覺得這理由挺不錯的。
其實一個罵人的節目,能賺個屁的錢啊,他覺得這個節目一文不值。
“所以咱們還是繼續保底發行吧,下面那一張紙上,是我草擬的保底協議數據。”張三胖說。
林冬拿過來一看,還是覺得不妥。
這么算的話,一千萬月播放量就能回本了。
《舌尖上的巫師》每一期的平均月播放量,大概有一千五百萬。
萬一!
萬一這個新綜藝也能達到這個水平,那豈不就虧不掉了嗎?
“三胖哥,你這個還是太保守了,你覺得咱們的新綜藝,月播放量能夠達到多少?”
林冬用鼓勵的眼神看過去。
張三胖有些遲疑,心里有些發苦。
雖然他本人挺有自信,但是周邊的人很多人都不太看好這個項目,一千萬月播放量已經是他認為的極限了。
可林總還是不滿足。
得多少月播放量你才能滿足啊。
“我覺得咱們這綜藝,月播放量最起碼也得五千萬!”林冬咬咬牙,死命的往大里說了一個數字。
這就好像小朋友吹牛一樣。
一個小朋友比劃著,我們家饅頭那么大。
然后另一個朋友們直接把手臂張開到身后去了,我們家饅頭更大。
于是第三個小朋友就說,我哥敢吃屎。
第四個小朋友說,我哥敢吃兩坨。
第五個小朋友直搖頭。
“五……五千萬!冬……林總,這樣會不會太冒險了一些。”杜啟喜兩腿發軟,幾乎是癱坐在沙發上。
“三胖哥,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你有多么大的能量。”
林冬展開了忽悠模式。
一個勁的吹捧張三胖,很快就把張三胖吹得連他自己都相信了。
于是新的對賭協議出爐。
比上一次的更加大膽。
上一次對賭協議規定,超過一千萬月播放量的話,給一千萬的報酬,外加兩成的廣告收益。
而這一次,如果不足一千萬月播放量的話,克萊斯特文化傳媒每一期只收兩百萬酬勞。
這也就意味著一期就要虧損一千八百萬。
如果能到一千萬的月播放量,克萊斯特文化傳媒也才只能拿到五百萬酬勞。
只有月播放量量到兩千萬,克萊斯特文化傳媒才能賺到錢。
兩千萬月播放量的話,克萊斯特文化傳媒不僅能夠一期拿到兩千萬的酬勞,還可以分走一成的廣告收益。
但是賺的也不夠多,相比較兩千萬一期的制作成本,賺的也就是一成的廣告收益。
只有單期播放量超過五千萬。
一旦超過五千萬月播放量,克萊斯特文化傳媒一期就可以收入五千萬,外加三成的廣告收益。
至于兩千萬到五千萬之間的跨度,林冬都沒有去管。
賭得就是五千萬!
張三胖也被燃起了高昂的雄心壯志,那咱就做出一個絕對爆款的綜藝出來。
讓《孩子去哪了》這種節目跪下唱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