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為了我拍一部電影?”杜啟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就要組建一個特效公司,你是瘋了。”
如果按照某類文學作品的套路。
這個時候林老板應該深情的來一句:“不,為了你,一切都值得。”
“你覺得我會瘋嗎?”林冬沒好氣的來了一句:“幫我物色一個人選,然后把特效公司做起來,然后你下一部電影就去拍山海經吧。”
“做下來的話,成本估計得上億。”杜啟喜心驚膽戰。
他之前拍的幾部電影,最貴的就是《新路》,制作加宣發才花了八千萬。
“上億?你上億能做出什么特效大片,你知道少年派的成本是多少嗎?”
林冬非常不滿他的左相居然如此的土包子。
“對標《少年派》?李諳花了1.2億……美金!”
“七喜哥,難不成你想拿著二三十萬塊,把這部重新做一遍?”林冬不斷地鼓勵他:“我們要做出華夏自己的口碑,嗯,也可以稱為神話系列。”
“冬子,你讓我緩緩,我有點暈。”杜啟喜扶著頭。
他一直覺得自己很中二。
當年看到了魔戒、哈利波特、漫威系列,就狂言要做屬于中國的奇幻——其實也可以說是神話。
明明咱們這邊更有底蘊,為什么在這方面只知道炒霸道總裁的冷飯。
可誰沒有中二的時候呢。
也就是隨便說說嘛……
怎么到了林總這里,就一門心思不計后果的要做出來呢。
雖然他是個草包,可他也明白,這事如果失敗了,會對公司造成多么大影響。
別說1.2億美金,就算是1.2億華夏幣賠掉了,公司都要受到挫折。
“七喜哥,你現在已經金虎獎和銀獅獎的獲得者了,你不能再在你的一畝三分地上折騰了,做事業要用于走出舒適區,這樣你才能有所突破,難道你不想蓋過張略、李諳那些人嗎?”
杜啟喜的眼睛都紅了。
他的眼前似乎有一團耀眼的火焰,就好像西班牙斗牛場上那塊飄蕩紅布。
國內有媒體采訪他的時候問他,有些人把你比作第二個張略,你怎么看。
杜啟喜總是很謙遜的說,自己只是個新人,還需要提高學習,根本不敢和張略這樣的大導演相提并論。
但是背地里的時候,他何嘗沒有狂妄的吐槽——
張略算個屁!
“我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杜啟喜咬咬牙,說道:“但是以我的經驗來看,最起碼也得需要三五個億啊。”
“給你五個億的預算,放手的去做吧。”林冬非常的豪氣。
不就是五個億嗎?
他現在就可以拿出五個億。
而且還有張三胖那個混球,他開始做《吐槽秀》第二季了。
第二季的廣告招商會正在造勢,但是可以想見的是,那必然是一場刀光劍影的廝殺。
他只能寄希望于觀眾厭煩了這種綜藝形式。
“那特效公司呢,打算怎么做?”杜啟喜是導演,但他其實并不太熟悉特效那玩意。
第一部畢業作品不算,他至今也就做出三部電影,都是文藝片,和特效根本不沾邊。
“我們高薪從國外雇請專家,然后讓咱們華夏的人去偷師,爭取打造出屬于咱們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