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參與創立的數字王國2012年一度破產,之后幾經易手,就連馬奔影視都接受過,但是只把持了半年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大坑,轉手就給丟出去了。
遭遇財務危機的不只數字王國一家,工業光魔也在2012年被迪士尼收購。
林冬在和胡海浪聊天的時候,發現這個小伙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對特效這一塊真的鉆研很深。
《捉妖怪》是國內得項目,可Base卻非常的重視。
能把如此重要的項目交給他,可見胡海浪是真有水平的。
“你覺得Base怎么樣?”林冬觀察了好幾天,終于打算下手了。
“挺好的,怎么了?”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也絕對不可能在一個外人面前詆毀自家的公司,尤其是還有合作關系的情況下。
“它能代表國內特效的未來嗎,能帶領國內特效人員,趕超好萊塢的特效團隊嗎?”
林冬開始和他談人生談理想。
這個問題很深刻。
胡海浪沉默了片刻,搖了搖頭。
因為Base這家公司的老板其實是米國人。
簡單的來說呢,就是一家外國人開的私有企業,它從十年前的幾人小團隊發展到如今三百人多地域的規模,中間出現過幾次動蕩,但還是堅持下來并且穩步發展。
而Base能在特效公司普遍虧損乃至紛紛破產的大環境之下活下來,離不開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用國內廉價的勞動力制作國外相對價格比較高的項目,也就是接外單。
這是其他國外特效公司無法與之相比的。
他的成功,也引得不少國外的資本開始在華夏或者印度設立特效公司。
這種貢獻或許能夠推動一下國內特效行業的發展。
但base還只是一個加工工廠,和國外一些大特效公司相比,base只是利用廉價勞動力加工國外的商品而已,名氣到了之后,利用名氣同時加工國內商品。
更沒有可能代表華夏電影特效的未來。
人家根本就不會把真東西交給你,你就是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
“有沒有興趣把華夏電影特效未來的重任給肩負起來,”林冬充滿期待的問。
“...”
人家沒說話,但這種眼神林冬認識。
你丫有病吧。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如果有個人找到你,問你愿不愿意肩負起一個什么什么的未來。
你估計也和他一樣的表情。
林冬把他拉到一邊,倆人蹲在地方,林冬就開始了他的忽悠大業。
最后,他鄭重的介紹自己說:“我就是克萊斯特的老板,我想弄一個特效團隊,肩負起華夏電影特效未來的責任,你覺得我有病嗎?”
“嘶……你是……不不,當然不會。”
胡海浪連連搖頭。
之前的那個假設,如果換成一個大佬和你說,你還真的要認真考慮一下。
或許是你有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的潛質。
現在被人賞識了。
開啟人生的走運模式。
“我想請你和我一起完成這件事。”林冬向他伸出手。
“可我就是一個普通的特效師啊,我會的東西還不夠多……”胡海浪至少還算是一個老實人,他為難的說道:“就算咱們有錢,也不可能憑空就把特效給搞起來,咱們華夏的特效,和好萊塢至少還有十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