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他不參加活動,不進行任何形式的商業炒作。
在娛樂圈,這樣的人或許有地位,但是要想大火特火非常難。
林冬有人氣,卻始終比不上流量。
“所以,還是挺看重你演技的,不然就找楊秋演了。”吳鐵撇撇嘴,老板真雞兒矯情,明明自己非常想演,還在那里唧唧歪歪的我不行,我怕演不好,我要對藝術負責。
“是這樣的嗎?”林冬舒服多了。
“是這樣!”吳鐵斬釘截鐵,然后補上一刀:“你不是演了個綁匪嗎,很容易讓人把你的形象固定到這類型上,所以你得改邪歸正,還有比這個更正的角色嗎?”
“那就演吧,大概什么時候開機啊?”林冬問。
“高崖臨說得年底,你要是決定演的話,他下午就過來簽約,項目就算正式啟動了。”吳鋒松了口氣,他的任務完成了。
林冬有種自己很重要的錯覺。
其實,他真的想多了。
人家那是最高剪領頭的項目,怎么可能會因為他一個演員等待。
之所以非要拉著林冬上車。
主要是因為資金的問題。
別看《天局》是最高剪出品,當初主創拿著這個尚方寶劍出去找錢,一點好也沒討到。
最初有幾十家家投資方有意向投資,有的連合同都簽完了,可最后都擔心反腐題材風險太大,尺度太大,直接撕毀了合同,拒不打款。
都是公家的企業,誰還沒點后臺什么的。
甚至有一位興趣特別大的投資人,受到官廠上一位“高人”的點撥,說少碰這種事,風險大的很,最終選擇撤資。
要不然也輪不到高崖臨、林冬這些民營公司。
即便如此,大家也覺得不夠保險。
高崖臨直接成了總制片,這樣你該不會臨陣脫逃了吧。
事實證明這個緊箍咒非常的**,高崖臨完全把這個劇當成了自己的事業在謀劃,鞍前馬后的累吐血也不消停。
至于林冬,大家一致決定讓他當男一號。
除了爭取年輕觀眾的考慮,還因為他大資本的背景,你都成男一號了,你該不會隨便撤資了吧。
高崖臨還各種走關系,幫克萊斯特解決了牌照的問題。
雙管齊下,這筆資金穩了。
一點二億的項目,五千萬占30%的份額,怎么看都是一筆賠本的買賣。
下午高崖臨過來,帶了一堆合約。
導演李麓也跟著過來了。
畢竟克萊斯特是大投資方,而且還出了一堆演員,從上到下,真是各種老戲骨安排的妥妥當當。
先簽投資合約,這個最容易扯皮的地方,克萊斯特人家根本沒人和他們扯皮。
就連暗搓搓的把中斷投資違約金給死命往高里寫,克萊斯特法務部的專家也僅僅只是畫了個圈給領導查閱,后面更是連提也沒提一句。
演員的安排也沒說。
沒說你用我這筆錢,就必須用我多少演員。
李麓問這事的時候,克萊斯特這邊態度很明確,你看上哪個就選走,看不上就不用,我們公司不流行塞演員。
我們的演員從不帶資進組。
最多就是保證自家演員在憑本事試鏡的時候,不會被人用錢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