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軍沒反對。
因為他也覺得不管什么版本合適,做出來看看不就知道了。
所以,他在投資圈才被人戳脊梁骨,被吐槽“為達目的,不計成本”。
他的電影沒有什么預算可言,實在是太能花錢了。
林冬眼前頓時就是一亮。
對呀,有異議的地方,咱們多做幾版出來不就行了。
至于花錢什么的……
哈哈,要的就是浪費錢啊。
本來還發愁怎么花掉更多的錢呢。
原本以為劇組里搶他活的人太多,現在怎么突然之間覺得該多請幾個有本事的監制和副導演,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成本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都有自己的導演手法。
尤其是這種幾乎處處都是特效的片子。
多做一版出來,成本就得蹭蹭的網上飆升。
克萊斯特的瞄眼特效是自己家的,可依舊要按照市場價來算錢。
不然的話,喵眼特效這輩子都不可能扭虧為盈了。
喵眼特效百十號人的規模,還有不少國外聘請回來的高手,每個月發工資都要發上千萬。
不賺點錢,這個團隊很難維持下去。
養著?
雖然總公司有錢養他們,可人家不僅僅滿足于拿那么點死工資,人家也有自我實現的價值追求。
胡海浪在得知要再做兩版出來的時候,也是頭大如斗。
不過,得知三倍算錢之后,又屁顛屁顛的走了。
如果所有的鏡頭都搞出來三版,簡直就是三倍工資的節奏啊。
這部戲他們原本以為能賺六千萬到八千萬,三倍就是兩個億了。
他的瞄眼視效這一單可以吃三年!
再也不要在開圓桌例會的時候看著其他部門盈利流口水,而他們喵眼視效既沒本事賺錢,也沒本事花錢。
看到了美好未來的林冬心情大好,拍戲也投入了不少,NG都少了。
昨天接受了處理的劉主任他們幾個,今天就正式離開了劇組,沒有人還有臉留下來。
坑走的錢,一分不少的還了回來。
施珊珊那邊不僅派來了新的財務,還安排了一個懂行的主管過來擔任臨時制片主任。
在請示了林冬之后,施珊珊就開始幫助杜啟喜組建克萊斯特自己的制作團隊。
不僅包括副導演,還有專業的編劇、美術指導、攝影指導……還包括了片場的各種制片、助理、場務管理等等。
沒辦法精細到沒一個人,但至少占據重要崗位的都是自己人。
而且還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
再也不允許為老板服務的團隊出現類似的問題,免得老板以為整個公司都腐朽了。
其實,林冬也曾經問過系統。
為什么不提醒他。
這種坑系統錢的事情,不應該是系統出來制止的嗎?
這也算違法行為吧。
系統的回答很有意思,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沒有凈土,區別只在于明目張膽的坑大錢,或者暗搓搓的坑小錢。
至于劉主任這個沒有被系統給拎出來,那是他搞的七百萬,相比較三點五億的預算,比例實在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