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發行基金,可以免費幫他發行。”秦貝兒接口說道。
一開始的時候,發行基金的設立是為了扶持文藝片,順帶著鍛煉發行團隊,到了現在,克萊斯特隔三差五的就幫文藝片免費發行。
目前上映的文藝片,幾乎都能在發行或者聯合發行一欄看到克萊斯特的名字。
“不是這個意思,”杜啟喜搖搖頭:“畢乾這電影啊,實在難懂,即便是免費發行,其實也不會有太多的票房。”
“你直說吧。”即便是免費發行都不會有太多票房,那林冬還怕個屁啊。
“我想,咱們是不是能夠直接把這部電影給買過來,然后在喵尾巴放,咱們沒事可以反復的放,細水長流,既能豐富院線排片,又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部影片。”杜啟喜說道。
裴潛龍聽罷就開始搖頭:“首先,放映許可的問題,一是版權方的許可,這個咱們買下來就沒問題,二是文化主管部門的許可,這東西可不是那么好跑的,而且,一部電影,上映期滿之后,就可以網絡播放了,影院上不上其實意義不大。”
“我的意思是,咱們不把這部電影放網絡上,就只放在貓尾巴,想看就只能來貓尾巴。”杜啟喜文藝小資調調十足,根本不考慮成本收益的問題。
“先不說能有多大收益,這個對導演和演員也不友好,傳播量不高的話,他們的作品只能被埋沒。”裴潛龍不是有意懟杜啟喜,實際上他很尊敬七喜哥,只是覺得這人太不靠譜了。
但是有人喜歡啊。
林冬立刻就被杜啟喜這不靠譜的主意給打動了。
“咱們就當是扶持小眾文藝片了,有的片子放網上也沒什么人看的,就算院線和網絡一起上也沒事,總有人喜歡電影院的感覺。”
裴潛龍皺皺眉頭,就不說話了。
沒法講道理啊。
你和他講商業,他和你講情懷,說扶持,這還怎么講理。
總不能說扶持文藝片是錯的吧。
林總最經常強調的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要正能量,不能為了錢啥都不管。
裴潛龍耳濡目染,也接受了這套理論。
“他這部《路邊野炊》,我計劃五百萬拿下來,林總您覺得怎么樣?”杜啟喜開心的問道。
這事如果成了,必然能夠成為他在圈子里吹比的素材,能夠一吹好幾年的那種。
“五百萬有點少了,兩千萬吧。”林冬恬不知恥的來了一句。
其實,這種模式有點類似保底發行了。
雖然兩千萬對他來說是一筆小錢,可是對于畢乾這樣的新人導演來說,絕對是一筆大錢了。
不管是拿著這筆錢改善生活,還是去拍新電影,都妥妥的改變了命運。
“林總你放心,這事我給你辦的妥妥的,我絕對不從里面拿一毛錢的好處。”杜啟喜拍著胸口保證,他這人對金錢的追求比較寡淡,就是想活的有面子。
“你辦事我放心,對了,如果有類似的,咱們能拉一把的也拉一把。”林冬補充了一句。
“這個很簡單,交給公關部就行了,這事只要稍微翻炒一下,整個行業就都知道了,到時候咱們克萊斯特的地位一定有個很大的提升。”裴潛龍腦子特別好使。
這么一筆賠錢的買賣,也能被他“廢物利用”。
他其實也認同林冬的社會責任感一說,從利益的角度來說,如果真的能夠把這個打造成招牌,這就是一張免死金牌啊。
就算以后不小心犯點錯誤,換做別人家,可能直接敲幾棍子,讓你損失幾個項目也不是沒可能。
但如果是一家印象特別好的企業,說不定也就是摸摸頭的事。
林冬沒反對,他能看到的僅僅只是翻炒之后,帶來了更多的經典文藝片來坑他的錢。
其他的一概無視。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文藝片都會主動跑過來接受這種安排。
更多的電影,還是會選擇正常上映,讓市場來驗證它們究竟值多少錢,說不定就能創造奇跡呢。
畢竟當年的《石頭》僅只三百萬的投資,就拿到了六千萬的票房,而《泰不容易》三千萬的投資,收獲了十二億的票房。
杜啟喜這種買過來只在自家影院播出的模式,可能也就《路邊野炊》這類小成本,零卡司,根本就沒打算讓人看懂的片子才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