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斯特兩千萬收購了他這部電影,讓他立刻成了千萬富翁。
2015年的最后一天,他和女朋友舉辦了婚禮,克萊斯特這邊杜啟喜帶著女朋友親自飛到貴州參加了婚禮,還送了一個大紅包。
“希望畢導今后能拍出更多的經典之作,接下來是第三組的評選,這里必須說明的是……”柳笑眉解釋了一番關于這個組的作品。
第三組評選的對象是那些還沒開始拍的電影。
這類電影往往都還只是劇本或者原作,甚至僅僅只是一個創意,經過導演的表述來形成項目。
你都沒拍出來呢,所以評選非常的困難。
好在大家都是業內最專業的人士,好壞還是能分清的。
不同于其他幾個組,凡是在這個組拿到獎的項目,除了拿到獎金之外,還可以獲得克萊斯特一份投資。
就是你這個項目,我們投了的意思。
當然,這并不是強制性的,如果你不接受克萊斯特的投資,完全可以拿了獎金之后找別人,或者干脆自己用獎金把戲給拍出來。
“那么,接下來繼續由我來公布第三組的三位獲獎者,三等獎獲得者是——《八月》,有請張曉磊導演。”
張曉磊是個八零后,非常的年輕——當然,比畢乾要老一點,畢乾是89年的,而他是82年的。
這位新人導演從小在內蒙古電影廠大院里長大。高中開始結束搖滾樂,高二時他還與同學組建了GRUNGE風格的搖滾樂隊,并獨立制作了地下專輯。
16歲時,考入圣彼得堡國立影視大學導演系。
大學畢業后,他回到了老家,并參加了一些劇組工作,期間他不僅拍攝了一些小短片,還擔任了婚慶活動的拍攝工作。
這部電影《八月》,他從08年就開始籌備,創作劇本。
在此期間,他與郭家良聯合執導劇情電影《鼠輩》,并為該片創作了配樂,還與羅偉聯合執導微電影《誓約》。
這一次,他聽朋友們談論喵糧文化之夜,就把劇本直接寄過來了。
然后喵糧文化之夜給他回函,邀請他參加評選。
雖然只是第三名,但光憑著劇本就能拿到獎,還得到了克萊斯特的投資機會,真的沒有什么不滿足的。
“第三組,二等獎,《二十二》,這部電影其實已經得到了克萊斯特的投資,但是評委會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值得大家肯定的電影,因此還是決定把獎項頒給他,有請創作出《三十二》的導演郭科。”
郭科是第二次得到克萊斯特的投資了。
因此,感激的話是滔滔不絕。
“第三組,一等獎,《愛在櫻花盛開時》,有請青年導演胡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