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成名之后提出解約。
中友傳媒這樣的大公司,一般最低都會從五五、四六起。
主流的還是三七,黃達岸離開的時候是二八,不過,終究還是比不上他自己成立工作室。
克萊斯特這邊,要么是二八分成,要么是一九分成。
如果你的分成收入低于公司平均工資,還會給你補齊——這一政策主要是照顧中老年藝人,有時候年紀大了,健康就容易出問題,生了病可能就會有好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都接不了戲,克萊斯特會保證這些老戲骨的經濟安定,免得晚景凄涼。
這也是很多藝人想簽克萊斯特的原因。
可惜,克萊斯特并沒有給整個行業洗牌的意思,如果他們真的放開簽約,分分鐘就能簽成千上百的藝人。
而且他們每年投資這么多項目,大家也不愁因為人太多競爭大。
林老板覺得,藝人的收入本來就高了。
沒必要為他們的奢侈添磚加瓦,需要提高收入的,僅限于那些演技精湛,卻因為市場畸形而生存艱難的老戲骨們。
“人家還是個孩子,如果簽過來,就給安排的妥當一些。”林冬父愛泛濫。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是不一樣的。
經紀公司有義務規劃她的發展,保護她不被這個娛樂圈傷害。
嗯,還應該肩負起教育的責任,免得長歪了。
“您放心吧,我會妥善安排,一定不會虧待她。”錢娜摩拳擦掌,渾身都充滿了干勁。
首先,她決定解決一下小姑娘的穿衣品味問題。
不是說多么不好,但至少還可以更好一些。
其次,優化資源。
克萊斯特最不缺少的就是資源了,自家每年投資那么多作品,隨隨便便拿出來一個到外面都是稀缺資源。
可惜,張思諾來的還是有點晚。
不然杜啟喜的新片里一定可以有一個她的位置,雖然她顯得小了那么一點。
不過,公司投資的《聽見青春》應該沒太大問題。
這部片子,公司全資投資。
我塞進去一個演員是多么的合情合理,更何況這個小演員并不缺少演技。
娛樂圈其實就是這樣。
資本都有目的性。
要么為了賺錢,要么為了捧人。
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能接受,那種打死也不愿意讓資方塞人的導演,不是沒有,但至少不是《聽見青春》這一部。
希望斯諾小妹妹會喜歡自己的禮物。
錢娜有種玩養成游戲的刺激感。
對了,珊姐和品牌商那么熟,而且都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財主。
問問她能不能要一兩個代言拿來給斯諾妹妹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