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知道,做不出來的東西就沒有價值。
芯片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等到他們有能力自主的制造出28nm的光刻機——假設真的有這個可能,說不定那時候的28nm都和現在的90nm一樣屬于低端貨色了。
到時候,還不是一樣的一文不值。
幾個芯片事業部的高層都有些沉默了。
他們加入克萊斯特的時間不長,但是都被自己內心描繪的遠景給吸引了——裴潛龍沒有給他們描繪,他也描繪不出來。
制霸國內芯片領域,然后打出國門。
第一步是把光刻機給做出來。
這種明明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大家卻討論的有模有樣。
全都魔怔了。
現在裴潛龍一語點醒了他們,讓他們認清了現實。
他們做不出來。
既然做不出來,那晶圓廠還有什么意義。
誠然,蝕刻技術并不只有光刻,還有金屬刻蝕機,硅刻蝕機,介質刻蝕機。
在郭嘉02專項的支持下,北方華創在硅刻蝕機領域不斷實現突破,先進制程工藝一路上揚,28nm,22nm都實現了突破,今年年初就已經宣布研發出了14nm工藝的硅刻蝕機。
但歸根究底,光刻才代表著先進的技術。
中芯硬著頭皮向A**L訂購了一臺光刻機,花了1.6億美金,人家遲遲不發貨,就是拖著你。
純粹的賣家市場環境下,你都找不到地方投訴。
“做出來,才能談其他,你們篩選一下,找出幾家在這方面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把光刻機給做出來,記住了,時間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當然,咱們在這里面一定要大賺一筆才行。”裴潛龍一錘定音。
其他人雖然心有不甘,但也找不到理由反對。
更何況,賺一筆也不錯啊。
“總歸是咱們華夏的企業,咱們一家發展的好,并不足以帶動整個產業的進步。”其中一位技術大牛如此說道。
“對,就是這樣,如果其他公司不發展,將來咱們哪天做出更高端的設備,到時候賣給誰去啊。”裴潛龍對此大加贊賞。
“我明白了,我們盡快把這個辦妥,爭取最短的時間把28nm制程的光刻機給做出來。”孫默予對此也表示了支持,不過他隨即又補充道:“大家身處這個行業,都明白咱們內地在這方面的落后和不易,都有心改變這個現狀,但是呢,咱們既然是克萊斯特芯片事業部的一員,一切就必須以公司的利益為重,大家千萬別頭腦一熱做什么傻事啊。”
大家肅然聽訓,覺得老孫說的這個也非常重要。
“這幾年芯片領域的發展,用事實證明了其他公司不行,給多少錢,給多少人才,他們都沒能徹底改變目前的行業困境,”首席技術官梁任重也表示贊同:“既然如此,那就由咱們來改變這一切,而一切的前提,都必須是咱們公司發展起來,只有發展起來,才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
人家搞技術的,腦闊也未必就是僵死的。
看問題的角度也非常的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