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林冬閉上了眼睛,有氣無力的說道:“二點六億已經很好了,才八千萬的制作成本啊。”
“如果您覺得要加碼,咱們也可以增加制作成本,請更大牌的明星參加。”施珊珊內心其實有些不以為然,《田園生活》的節目格調,就決定了它不太可能有多爆。
即便是爆,廣告客戶也不可能砸進去多少錢。
節目性質擺在那里呢。
但她一個大專生,需要做的就是唯命是從。
既然老板對八千萬成本不滿意,那就加唄,大不了這個節目就少賺一些,虧本總不至于。
“不用加碼了!”林冬果斷拒絕,還加,難不成想像《終極挑戰》和《我要出唱片》那么火?
第二季的《終極挑戰》和《我要出唱片》已經在七月中旬開始播放,從先階段的表現情況來看,這兩個綜藝絕對是今年夏季最火的兩個。
平均收視率妥妥的都能破3%。
也就是說,申城衛視妥妥的要承擔八成的制作費,還要讓出八成的廣告收益了。
這筆錢會在年底之前結算過來,成本的錢已經給出去了,扣完稅就能進入林冬的口袋,足足有十六七個億之多。
這也是為什么林冬賬戶上明明一點錢都沒有,他卻要不斷想辦法虧錢的緣故。
必須跑的足夠快,才能不被這些錢追上。
跑的慢慢,這輩子都別指望回家了。
可恨的是又來了一個《田園生活》,沒讓它上電視臺,居然也能賺兩個多億。
看來,不上電視臺并不能阻止綜藝這玩意賺錢。
廣告商一旦吃到了甜頭,他們就會盯著你不放,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林總,還有一件事,張總上次和你說過一個什么說演技的綜藝,而且說你已經答應了,有這么一回事嗎?”施珊珊打斷了林冬的思緒。
沒有的事,他瞎說!
可惜,林冬確實已經答應過了,他現在反悔也來不及了啊。
你得有符合商業原則的理由。
我怕它賺錢,所以我打算出爾反爾。
這簡直就是拿系統當兒戲。
而且,他當初答應這個綜藝,主要還是覺得這個綜藝并不能賺錢。
“咳咳,是有這么回事,不過呢,我的計劃是找一些老前輩參加節目,咱就別把流量放在第一位了,你覺得怎么樣?”林冬說道。
綜藝,不管它是什么樣的綜藝,不管是視頻網站還是電視臺。
都可以挖掘到它的利益根本——廣告商。
為綜藝買單的就是廣告商。
而廣告商們追求的,并不是綜藝有多高的平分,有多么偉大的情懷,他們追逐的是綜藝的流量。
對他們來說,流量才是最有價值的。
因為流量能夠讓他們的商品被更多的人看到,才能盡可能多的轉化成實際利益。
那么,咱們釜底抽薪。
如果綜藝沒了流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