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的,搖動個扇子,神經病啊。
“和林總說到哪兒了?”裴潛龍問。
“剛說到資金缺口的事情。”孫默予回答。
“哦,那你繼續吧。”裴潛龍點點頭,其實孫默予之前已經和他進行了初步的商討,但是這樣的大事情,必然需要林總來做決策。
“資金缺口大小,取決于咱們接下來的產業布局,”孫默予問道:“芯片這一塊,林總要持續加大投入嗎?”
“當然,國芯如此,時不待我,正是奮起直追的時候啊。”
林老板恬不知恥的把自己的花錢行為包裝成憂國憂民,瞬間就感動了在座的兩位。
“既然如此,那還是得要錢,如果把咱們的芯片基地完全利用起來,最起碼還得再弄兩個生產線,基建是現成的,后續投入沒第一座那么多,但是也要三百億左右的資金補充。”孫默予就是來要錢的。
“三百億啊,裴總,你聯系一下銀行,咱們先貸款吧。”
現在沒有,但是后頭很快就要有了。
不過,林冬不想等到結算完地產之后,時間就是金錢,而且銀行貸款還要算利息不是嘛。
“沒問題。”這事對裴潛龍來說不要太簡單。
別的公司如果想銀行貸款,可能還要各種資質審查,甚至還可能需要資產抵押。
克萊斯特不用。
相關的部門一直等著這邊缺錢呢。
隨時要隨時給,可能都不需要隔夜的。
“此外,還有一件事,”孫默予一臉難色的說道:“我這個輪值總裁當的其實挺吃力的,芯片的還好,關鍵是技術研究所,我和老梁對互聯網科技都是一頭霧水。”
不管是多么不諳世事,他都是企業高管。
在領導面前坦誠自己不行,這是多大的忌諱他自然知道。
然而,什么云計算,什么人工智能,什么什么無人機,什么BMS系統,還有搞發動機的,搞物聯網的、研究應用系統的,研究信息安全的,研究新能源的,研究高分子材料……
我特么就是一個半導體專家啊。
我不懂那么多東西。
我不懂它們的技術,更不懂他們的前景。
而且這些項目要的預算一個比一個多,有的甚至都寫了上百億的資金需求。
一個個都激進著想要創造新時代。
面對這些人,無論是孫默予還是技術研究所首席技術官梁任重,兩人都是苦不堪言。
林冬倒是輕巧,把技術類的研發全都劃拉到技術研究所,給了一些研發資金之后就不管了,苦的是他們這些直接的決策者。
“咳咳,這一點,我也考慮過,但是也沒有特別好的解決辦法,我的建議呢,是組建一個技術評估小組,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只要覺得能做,咱就給錢讓他們做唄。”林冬對這一塊非常的期待。
其實,技術研究所那邊的很多在研究的項目,都具備一定的可行性,因為它們都不是憑空想象的東西,已經有前人在研究了。
只是都還不算成熟,大部分都屬于賠錢摸索的狀態。
所以,沒有什么項目是“不能做”的。
既然如此,那花錢的機會不就一下子多起來了嗎?
比他整天抱著腦袋苦思冥想的要靠譜的多吧。
至于,這些研究會不會讓他一夜暴富,林冬并不如何擔心,尖端技術之所以尖端,就是因為它們比較前沿,是未來才會昌盛的東西。
俗話說,貪多嚼不爛。
只要咱弄出來的項目足夠多,早晚都能把克萊斯特這輛馬車給拖累死。
而且,林老板要的就是短時間清空他的資金庫。
等到這些未來尖端科技有足夠的能力變現的時候,他早就兌換夠金加隆走人了。
為咱的祖國留下一大筆科技財富之后,飄然離去,不帶走一片云彩。
多么的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