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總您知道目前米面糧油最大的市場占有者是誰嗎?”王闊問道。
“大概是華糧吧?”林冬對此還真不是太了解。
王闊搖搖頭,說道:“不是,而是曾經和華糧合作過的黃龍魚,他們在華夏占據至少30%的市場。”
“這個當然聽說過,我家里就是這個。”盡管不怎么做飯,但是該有的東西都有。
“那林總您知不知道,黃龍魚的背景?”王闊又問。
“他們實力一定很強大。”能在民以食為天的華夏拿下30%的份額,還能超過親兒子華糧,絕對實力強勁。
一想到王闊要選擇這個的存在做對手,林老板就覺得熱血沸騰。
“實力確實強大,去年,黃龍魚所屬的益河集團營業額1334億元,而咱們的茅臺營收388.62億元。”王闊怕林冬對此沒有直觀的認知,還特意拉了個參照物。
當然,糧油的凈利潤遠遠比不上酒業。
但是1334億元的營收牛皮那是毫無疑問的,即便是某鵝都只能算勉強比得上了。
“我只知黃龍魚,卻不知道這個什么益河集團。”林冬說道。
“他們不會重點宣傳這個,因為占據了咱們三四成市場份額的這家企業,根本就不是咱們郭嘉的。”王闊笑笑。
非但不會強調外資背景,甚至還要刻意的淡化他,所以百分之**十的國人都會以為這是一個華夏品牌,甚至可能還會以此為傲。
“不會吧,是哪里的企業?”林冬很驚訝。
“新加那邊的,一位愛過花橋。”王闊的已經不笑了,反而還帶上了一點點嘲諷。
“愛過花橋也還好。”林冬比較包容。
畢竟,他這個巫師世界穿越過來的家伙,也可以振振有詞的愛過,憑什么人家就不可以。
“林總年輕小,可能不知道全球四大糧商和咱們之間的交鋒,這四大糧商指的是米果ADM、米果邦吉、米果嘉吉、米果路易達孚,業內稱之為四大糧商,也稱之為ABCD,世界上七成的糧食交易掌握在這4家公司手上,每年的交易額約3000千億美元。”
“略有耳聞。”林冬說道。
那大概是2004年的事情,現在的林冬沒有經歷過,但是他大量的幫他儲備了相關的知識。
大豆原產于華夏,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由華夏直接或間接傳播出去的。
華夏大豆產量一度比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大豆產量之和還要多。
2001年,華夏對外開放大豆市場,外資企業不斷涌入國內,跨國巨頭開始染指華夏大豆業。
2004年,在遭遇國際投資基金的瘋狂打壓后,華夏中小型大豆加工企業和本土榨油企業不堪承受負荷,紛紛宣布破產,被外資低價兼并。
這一次的大豆危機后,四大跨國糧商成功地控制了大豆85%的實際加工能力。
外資榨油企業只收購轉因基大豆,不收國產大豆,收購價比較高,逼迫農民只能種轉因基大豆,種子要從國外進口。
控制大豆是外資圖謀華夏糧食市場的開始。外資在大豆農業領域得手之后,反過來開始操控食用油定價權。
“你的意思,這家黃龍魚有四大糧食的份額?”林冬算是聽明白了。
也難為王闊了,為了說服他,如此的大費周折。
不過,也確實說服他了。
“ADM,他間接控股,大概占了24.6%的股份,其他幾家大糧商也各有布局,當時國內叫得響的小包裝食用油品牌,包括黃龍魚、蘆花等后面均有外資身影,甚至華糧的部分油脂業務也有外資參股。其實,咱們的食品安全,完全掌握在人家的手里了。”王闊經歷過那段時期,還挺有感觸的。
“這個還真沒感覺到。”林冬挺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