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扎心了。
林冬氣哼哼的想,我是不想找,我要想找的話,有的是妹子排著隊要給我生猴子,三年我就能開個動物園。
“王老師,你也太難請了,找你來看看蜀地大好河山,陶冶情操,你怎么就疑心我想害你呢。”
“我說了,我不打算拍電影了,息影。”王征很認真。
“別,電影圈不能沒有你,我這里有個項目,我覺得只有您才能拍的出來。”林冬拿出了一張報紙。
“挖苦人呢你這是。”王征嘴上說已經息影,手卻不由自主的接過了報紙。
現在是網絡時代,報紙已經很少了,但也不是沒有。
報紙用了小半個版面,講了一位叫崔頌望的記者,他曾連續四天在火車站假扮智障人,揀煙頭、搶食地攤上吃剩的涼皮,最終“如愿”以500元的價格被賣進黑瑤廠干活,臥底期間多次被打,趁喝水之機上演逃亡,歷經艱險終于逃出。
后協助警方,控制了8名黑瑤廠老板和招募人,解救智障奴工30名。
2011年獲得華夏魅力50人評選候選人人物。
真人真事。
“我希望老師您能夠把這部電影改編出來,還原事實真相,給人以警醒,讓黑暗無所遁形。”林冬最近研究了不少項目,都沒什么把握,干脆自己動手。
咱真人真事的改編。
由于里頭涉及到不少利益關系,能不能上都很難說。
而且,主角沒什么金手指,甚至不能像他在《暴裂無聲》那樣用拳腳和人拼斗。
所以整部電影可能都很壓抑。
就算是能上映,也很難有什么票房成績。
“這個事情,拍出來不一定有人看吶。”王征知道這個事情,那時候報道的鋪天蓋地,但是人和社會都是擅長遺忘的,現在知道這事的人已經很少了。
影視作品并不一定全都是為了賺錢,為了娛樂大眾。
紀實和宣揚也是一種功能。
“咱不是沖著賺錢去的,王老師。”林冬給了他一個你懂得的眼神,滿滿的都是期待。
王征猶猶豫豫,最后還是咬咬牙點了頭。
沒辦法,這玩意擺在他面前,他的心里就像是鉆進了幾個耗子似得,癢得難受。
這就是電影人的“癮”,必須要表達才能緩解。
“找誰演呢,你來不來?”王征鼓勵的說道:“票房沒有,但是獎項多多少少都應該會有收獲的。”
“不來不來,讓段毅宏上吧,廖平也行。”林冬沒那么多時間。
不可能什么片子都演。
否則的話,沒等他過完戲癮呢,家里那邊可能都富可敵國了。
“段毅宏他剛結束了《暴雪將至》,現在正準備演呂不韋呢,行程來不及,廖平是《心理罪》和《邪不壓正》,姜小軍不會借人,你是不是吃不了苦啊,這部戲的話,你得增肥,你得扮丑,吃菜葉吃剩飯,形象估計光鮮不起來。”
“我真的不是擔心形象的問題。”林冬爭辯。
老子帥這個鬼樣子,為什么你非要我去扮丑呢。
“那你就演啊,這電影好拍,如果是你親自上的話,最多兩個月,說不定一個半月就能殺青。”王征作為一個導演,既然選擇要拍的話,那他當然想找好演員。
不僅拍出來的效果好,拍的時候也省時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