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杜啟喜人家也是大導,杜啟喜的票房成績加起來比新海誠只多不少。
更重要的是,《你的名字》在華夏票房賣了九十多億日元。
華夏票房是北美票房的十六倍!
很明顯,華夏才是他最應該關注的未來市場。
這就很容易理解他為什么要和杜啟喜拉關系,恨不得立刻變成托妻獻子的交情。
杜啟喜拜訪新海誠,目的也非常的簡單。
一方面是以后的合作,貓廠可以參與投資,而且不那么計較票房成績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為了人才的交流。
盡管華夏的動漫也已經發展起來了,但是比起霓虹還差得遠。
不是說畫工上有多大的差距,這玩意屬于體力勞動,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
不少霓虹的經典作品里頭,其實也有不少華夏畫工的努力。
杜啟喜需要的是一種從生產模式,到經營模式,還有關聯產業的整合。
這方面,新海誠能夠提供不錯的建議。
也可以介紹一些相關的人才。
貓廠的動漫始終打不開局面,向霓虹這邊取取經,汲取一些精華,也不是一件多丟人的事情。
這樣的話,今后《猴子回來了》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只是一錘子買賣。
完全可以進行深度和廣度的開發。
當然,杜啟喜認為,最快捷的步驟,就是貓廠和新海誠所在的CoMixWaveFilms等進行聯合制作。
咱們一起做一部動畫電影。
一起出人,一起出錢。
整個制作過程大家一起干活。
在一起工作的過程中,學習霓虹這方面最核心的東西。
這種學習比任何專家的分析都有意義。
新海誠對此也沒有特別的反對,并且表示可以盡力幫忙,畢竟面前的這位背后的華夏電影市場實在是太誘人了。
哪怕培養出來一個強勁的對手也在所不惜。
人,畢竟都是活在當下里的。
杜啟喜的霓虹之行可謂是大獲全勝,而迎接他回國的,是《山海》第二日票房2.25億。
首日票房3.1,次日2.25,看似是跌的非常厲害,其實不然。
五月一是節假日,相當于周末,而五月二號卻是要上班的,能夠逆勢保持兩億以上的單日票房,已經屬于非常強勁的成績。
最重要的是,《山海1》口碑良好。
畫面、特效,尤其的受到了稱贊,比之《新蜀山》只好不差,唯一差的可能就是劇情了。
劇情相比較來說比較的平乏。
但好在流暢簡單,這對于一部商業片來說,并不是什么天大的缺陷。
最多也就是影評人嗶嗶幾句罷了。
就連打算當縮頭烏龜的林老板,都縮不住了,總有人在耳邊提醒他,《山海》的電影是多么的好看,游戲是多么的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