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局》播到后期,連評論都限流了。
為什么呢?
因為最高剪費心費力制作了一部劇,效果卻有些差強人意。
大概是編劇寫的太好,或者是暗搓搓的就把私貨給塞進去了,高小琴和祁同偉的形象實在太打動人。
反斧沒做到位不說,竟然還引得觀眾質疑階級固化,苦孩子再無出頭之日。
現在熱度好不容易下去了,又怎么可能會讓胡靜拿女配呢。
讓人再翻出來高小琴是個多可憐可悲的角色?
所以,冷處理就是唯一的結論了。
沒有就沒有吧。
林冬并沒有發作的打算。
他始終認為,問題一定是存在的,但是不可能因為有問題就掀掉桌子大家都不過了。
身處不同的層次做不同的事情,到了他這個層次,他就不能和一般的鍵盤俠一樣。
他的任務是幫助郭嘉解決問題。
無論如何,這部劇都正正常常的播到了完結,現在還掛在M站供人觀看。
編劇獎、《導演獎》,也沒有《天局》什么事。
“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是……張昃。”
好吧,果然還是沒能拿到獎,但是這個和其他獎項不一樣。
對這個結果,林冬最起碼還是服氣的。
誰讓他長得帥呢。
無論如何,在演技的認定這一塊,長得丑的總比長得帥的更有優勢。
開個玩笑。
張昃演技確實很厲害,離老戲骨也就差個“老”字了,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有《天局》提名的這些獎項,除了最佳男配,林冬唯一比較舒服的就是這個他沒能得獎的最佳男演員了。
畢竟,沒有頒給《三生》。
張昃往臺上走去,路過林冬這邊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來。
向林冬伸手。
不是中指啊,就是普通的伸手。
林冬微微一笑,站起來和他握了一下手,然后還把人拉過來抱了一下。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惺惺相惜吧。
這位也是不容易。
不管是長得帥也好,長得丑也罷,只能說各有利弊。
張昃從小就想當一名播音員,于是在就報考了首都廣播學院,專業考試順利通過,但是學習成績名落孫山。
于是又復讀了一年,這一年他的專業成績第一名,但由于他只填寫了一個志愿,而哈市當時只有一兩個名額,綜合考慮張昃最終沒被選上。
后來張昃在家人的勸說下報了話劇學習班,考上了首都戰友話劇團,20歲的張昃終于穿上軍裝,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小眼睛,單眼皮,皮膚黝黑的張昃在班里還被調侃為三大丑男,當時領導也不看中他,眼看著同學一個個都當上了主角,自己還沒有演出的機會。
張昃沒事了就經常去跑龍套,還不停地投了很多簡歷,但沒有一家愿意請他演戲,眼看著自己馬上要30歲了,張昃就想著一定要為自己爭取一個角色。
在2006年《士兵沖鴨》開拍,張昃決定去試一試,可領導不同意,于是他一遍一遍地寫自薦信。
終于拿到了一個男三號的角色,沉寂了多年的演技終于得到了施展,他的班長史今深入人心,成功打響了第一炮。
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堅持了將近二十年。
“這個獎,受之有愧啊,提名的都不比我差,尤其是林冬老師,他在《天局》里的表現,是我平時研究學習的對象,這一次能夠越過他拿著個獎項,大概率是因為我比他老,比他丑,感謝評委會,感謝林冬老師,感謝……”
好吧,這大概是今天最奇葩的獲獎感言了。
但張昃是真的感激林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