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一共輸出了五個觀點。
第一個是資本的燒錢問題,其實音樂版權大戰的那會,郭嘉就已經出面過了。
視頻網站這一塊被整治也不是不可能。
到時候極有可能出現官方推出的限薪等措施。
最終引導大家把心思都放到質量上。
第二個財閥什么的,其實這里沒有誰想變成財閥,咱們和棒棒不一樣。
有這種野心的人,早晚死球。
第三個均衡發展。
這個說的輕巧,但太過于理想化了。
不管是企業,還是超一線和一線大城市,他們都不希望這樣發展。
第四個是金融產品禁止向學生和未成年人借款。
這個也極有可能出臺新鄭策。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或者說已經開始逐步進行整治,大家最好都把皮繃緊一點。
第五個是信息安全的問題。
這東西對互聯網公司來說很重要,是大家發展的基礎。
畢竟得用戶得天下。
二馬做的都是流量生意,波尼馬是鍋內最大的流量商人,而杰克馬收購的企業都要為他的某寶導流。
互聯網有了流量,想干啥就干啥。
也正因為有了流量,其他的創業者再也難有出頭之日,我隨隨便便都可以復制你的產品,利用我自身的流量沖垮你們。
這也是壟斷的手段之一。
不過,隨著用戶越來越看重**,郭嘉也更看重**,互聯網公司很難再想現在這樣肆無忌憚的收集客戶信息。
“馬德,算來算去,這小子說的早晚都會實現似得。”拼夕夕的掌門人不服氣了。
他的事業才剛剛起色沒多久。
按照他的規劃,先用假貨打開局面,等融資多了,就從良,主要做下沉市場,到時候必然能從某寶某東喵爪手里分一杯網購的羹。
卻不料,那邊王闊說要打擊假貨。
這邊林冬說要規范流量,不讓盜取用戶信息。
那還玩個屁啊。
他們的用戶,基本上都是偷來的,直接偷通訊錄的那種。
買個東西發幸福一家人群。
親朋好友砍一刀,就都成俺的用戶了。
“難不成大家都要去做實業不成?”有人開玩笑的來了一句。
但迎接他的并不是哄笑。
都沉默了。
包括二馬也都不知道該說點什么來緩和氣氛。
互聯網是非常強大的杠桿,經濟和社會狀況的優缺點,都被加速或者放大了。
在經濟方面,互聯網在流通環節互聯網體現出很強的優勢,渠道扁平化和營銷多樣性降低了流通成本,刺激了消費。
然而,平臺和的工作重點,也放在了壓縮成本、降低售價以及營銷方面,對質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關注度降低,更缺乏資源投入到研發創新方面。
在社會方面,“利己主義“和“獵奇心理“,再加上人腦的“負面偏好“機制,會導致壞信息比好消息能引起受眾更多的關注、更深入的聯想以及更廣泛的傳播,也就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各類互聯網企業為了追求點擊率、曝光率、知名度,無論善惡,不分美丑,招數越來越低俗,道德底線不斷被刷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于是,經濟層面的鄭策向互聯網傾斜,得到的回饋是眼球經濟、虛擬經濟、股市虛高。
輿論文化的鄭策向互聯網傾斜,得到的回饋是負面新聞甚至謠言大行其道,信任感和安全感進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