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給你一萬塊,讓你喊爸爸,你喊不喊?
什么,你喊?
艸,這天聊不下去了,你得矜持,你得拒絕。
然后我問,如果有人給你一百萬的時候,讓你喊爸爸,你喊不喊?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配合著點頭了。
文藝特別獎的獎金就是這么的豐厚。
光是獎金就給一百萬。
而且還有投資合約,如果是沒有人投資的劇本,貓廠直接就給你投資了。
前提是你能評選上。
其他的獎項,林冬不會過問,唯獨這個獎項的三部獲獎電影,必須由他拍板才行。
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裴錢。
第一個獲獎的作品是《撞死了一只羊》。
該片改編自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短篇小說《撞死了一只羊》,講述了因一宗復仇事件而引發的關于救贖和放下的的故事。
這部電影還沒開始拍。
拿著項目書就過來參加評獎了。
不管獲獎理由是什么,他得獎的根本原因都在于林冬覺得它能虧錢。
這個毫無疑問。
可惜他并不能揪著這類片子不放的投資。
原因非常簡單。
鬼都知道這電影不可能有市場,就算虧錢了也沒什么技術含量。
這樣的話,結算不出多少金加隆的。
初始資金太珍貴了。
林老板輕易都不敢動用,哪里舍得全都砸在這些一星左右的垃圾項目上。
富貴還是得險中求。
上臺領獎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導演萬馬才旦。
萬馬才旦就不提了,少數民族導演,非常的有才華,但是和商業片導演沾不著邊。
另外一個上臺的是王佳尉。
是的,就是那個半個娛樂圈都跟著他說我很喜歡的王佳尉,也是那個被林冬懟了一句,好幾個月都沒動靜的王佳尉。
不是他不想有動靜。
而是他真的沒有辦法。
不管他們多么的不愿意承認,其實他們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
一代新人換舊人。
他們逐漸的,已經看不清市場,看不清娛樂圈。
地位和面子,都是人家給的,說不給你面子,就不給你面子。
在沒有得罪林冬之前,只要一句話,半個娛樂圈都為他聲援。
大爛片都能吹爆。
可惜,現在的娛樂圈,是資本的娛樂圈。
而林冬就是最大的資本。
他一句,我不喜歡,鋒芒畢露,針對性的打臉。
讓整個娛樂圈鴉雀無聲。
那部電影的幾位主演,別看又是影帝又是影后的,今年一部片子都接不到。
畢竟貓廠的發行渠道他給力了。
還有逐漸龐大的院線。
這兩樣對任何電影關上大門,都會讓票房慘遭腰斬。
都已經不是王佳蔚一個人的事情了。
蟄伏了許久之后,他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托朋友去化解矛盾。
另一個是拿作品去參加克萊斯特文化盛典。
如果克萊斯特選了他送過來的作品,自然也就代表雙方并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