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沒啥臉皮訓斥自家的兄弟。
一方面是因為倆人權力地位相差不大,他沒有立場進行訓斥。
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他干得也不咋地。
中友傳媒曾經的輝煌,是他們倆創下來的,現在的沒落,也是他倆共同努力的結果。
王華磊主要負責電影之外的項目。
比如投資業務,比較突出的成績是投資游戲行業。
最好的時候,光是憑借投資業務這一塊,就為母公司財報提供了幾十億的營收。
可惜最近這幾年游戲也不那么熱門了。
巨頭開始壟斷用戶,只有少部分的公司有財力和渠道推廣出大熱的新游戲。
然后,還有實景娛樂業務。
中友傳媒的野心很大。
曾經,他們認為自家已經獨孤求敗,整個娛樂圈都沒有比他們更強的電影公司。
那一年,他們公司的市值九百億。
他們必須找點其他的對手。
這個對手被圈定為迪斯尼,有些公司想做華夏的漫威,而有些公司,卻有著想要成為華夏迪士尼的野心。
這個公司就包括中友傳媒。
中友兩兄弟提出“去電影單一化”口號,提出以“三駕馬車”共同驅動公司發展。
包括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影院、音樂、娛樂營銷為代表的傳統業務板塊。
電影公社、文化城、主題樂園為代表的實景娛樂板塊。
游戲、新媒體、粉絲文化為核心的互聯網板塊。
這一切,是兩兄弟共同決定的。
劇本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奈何劇情它不按劇本來。
王華磊這邊,周邊業務舉步維艱。
而王華森這邊,電影業務卻先倒下了。
2014年中友傳媒的電影發行份額僅有2%。那一年中友傳媒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撒嬌女人最好命》,票房僅為2.3億元。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一個起不來,一個倒下去。
導致了中友傳媒越來越艱難的局面。
“不管怎么說,《年華》票房大賣對咱們都是好事,股市會給咱們一波良性的反饋,投資者也會改變對我們的印象,不能總想著割韭菜。”王華磊說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就是不太甘心。”王華森長嘆了口氣。
“所以呢?”王華磊呵呵。
“如果林冬在《八百》上面不愿意有任何的退讓,我就讓管龍給他下絆子。”王華森一大把年紀了,也就在他自家兄長面前才會展現出這樣的一面。
“昨天下雨,你出門沒帶傘嗎?”王華磊笑了。
“我有保鏢……這一點都不好笑。”王華森無語,已經很少有人如此暗諷他了。
“你也知道不好笑啊,那你干嘛講這種笑話,錢是人家出的,而且還是百分之百,這個項目早就不是咱們做主,咱們只是承擔制作方面的工作而已,還要經過人家驗收合格才能拿到錢,你憑什么給人家下絆子?”這妥妥的就是在講冷笑話。
“管龍……”王華森知道管龍和馬達關系非常鐵。
都是首都圈的嘛。
“管龍……他昨天出門帶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