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的是人才。
研發,靠的就是人才。
技術研究所一分為六,一下子就把全鍋各地的大學、研究院的專家們給帶動起來了。
實際上,真正發展到極致,應該遍布全球才合適。
“江城,嘿嘿,這個研究所必須要偏重醫療呀。”陳銀輝搓搓手,覺得林總這是熏疼自己呢。
擔心自己這邊研發不夠通暢,直接把技術研究所分過來一塊。
“具體都負責什么研究方向,你們自己去商定,不要怕資源浪費,都可別弄什么整合資源那一套,不同的團隊,不同的發展途徑,要么殊途同歸,要么同歸于盡……”
林冬侃侃而談。
最不怕費錢了,越是浪費越好。
首席技術官梁任重連連點頭,他再一次警告自己不要小瞧林總。
林總是電源學院表演系畢業的文科生,這沒錯,可這并不代表林總不懂技術研發。
要么殊途同歸,要么同歸于盡。
這說法很奇葩,卻也不無道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尤其是研發。
研發是什么。
研發是探索未知。
任何研發,都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走錯了方向,都是在為那百分之一的正確做排除法。
窮人的研發,是小心翼翼,唯恐出錯。
而富人的研發,是趕緊證明這個方向是錯的,然后趕緊換一個新的方向去嘗試。
“申城這邊的東部技術研究所,我請求研發沙漠化智能作業機械,沙漠發電這東西實在是太廢人了。”劉夏一聽說東部也有一座技術研究所,頓時就覺得自己的春天來了。
申城這邊有工廠,但是沒有研發團隊。
哪怕是電池電機的研發,也在首都那邊,他動不動就得跑過來催研發進度,別提多費神了。
現在,申城建立東部研究所,他完全可以把申城和周邊城市的大學力量給整合過來。
大家互相雙贏,各所大學都會圍上來的。
畢竟,很多科技的東西,都還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如果沒有巨大的利益驅動,很難找到愿意去實操的冤大頭。
現在,這個冤大頭出現了。
它叫貓廠。
它做事不講究錢多還是錢少,它要的是戰略布局,要的是長遠發展。
“六大技術研究所,全部由首席技術官,兼集團副總裁梁任重先生負責,到時候,你和他商量就行了。”林冬最擅長的就是當甩手掌柜。
“其實值得我們研究的課題非常多,只是資源畢竟有限,拳頭只有握緊了才有力量。”梁任重很欣賞林總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決心。
但他也必須把話說在前頭。
擴張,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可能這邊一分六,研發力量立刻就能變成六倍。
你們這些人,這個要研發醫療,那個要研發沙漠機械,看情況其他人也躍躍欲試……
你們當我是哆啦A夢呀。
“砸錢,要多少錢直接報,沒有就去找東方一笑,設備、基建什么的,找相關部門,相信一定會優先給咱們辦。”林冬才不會慢慢的發展呢。
他把研究所一分為六,光是這筆花銷就非常夸張了。
賺錢快?
我花錢比你們賺錢更快。
只要我跑的足夠快,你們就追不上我。
“資金鏈如果能承受……”梁任重倒不反對這個。
“資金鏈的事情不用擔心,”林冬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勢,其實他屁的底氣也沒有。
他的底氣就是他根本不擔心資金鏈崩潰。
崩潰了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