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廠如果想在娛樂圈制定規則并且讓大家都遵守,明星藝人這一塊必不可少。
“我這邊的藝人,會有一部分轉到中友旗下。”錢娜說道。
“為什么啊?”蘇瞳很驚訝。
貓廠的藝人不多,但也不少,公司藝人經紀部網羅了一大批明星藝人。
尤其是老戲骨,這邊簡直就是娛樂圈養老院。
還有貓廠的選秀節目《我要出唱片》,每年雷打不動都會有三位歌手加入貓廠。
“為了更好的商業化運作,我這邊進行更商業化的運作不太方便,一時半會也不好改變,林總又讓我輪值。”錢娜說道。
貓廠的藝人,特色就是佛系。
有的藝人一年到頭一部戲都不拍,沒事就演演話劇,喝喝茶溜溜鳥,悠哉悠哉吃公司發的每個月幾萬塊錢低保。
現在既然并購了中友傳媒,那自然就要有所改變。
貓廠有一部分藝人,尤其是年輕藝人,也希望工作能夠繁忙一些。
此外,許許多多的藝人徘徊在貓廠之外,想要加入卻被拒絕,如果能夠納入中友的體系,未嘗不是一種解決方案。
這樣的話,貓廠就可以吸納更多的優秀藝人。
再現中友當年的輝煌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恢復中友最早期的廣告傳媒業務,這個當成重點來做。”
這個大家也不意外。
其實,最早期的時候中友傳媒就是一家廣告公司。
第一個廣告客戶就是華夏銀行,王華森當時拿下了華夏銀行15000家網點的設計工程,僅此一單,豪賺4.5億,是為王華森人生第一桶金!
拿下了華夏銀行這個SVIP后,王華森是連戰連捷,一口氣接下了郭嘉電力、石化和華夏農業銀行等超級鍋字號客戶的大單。
中友廣告還躋身“全鍋十大廣告公司”。
只是,有錢之后的王華森野心更大。
他已經不滿足于廣告盈利的商業模式,開始物色新的投資目標,機緣巧合之下,他得知一朋友因為投資拍影視劇,賺了10個億的事,當即眼冒金光,覺得做影視比做廣告更有錢途。
“我和林總討論過廣告的問題。林總在年終總結的時候,也說起過廣告的事情,廣告行業需要一些新鮮的血液。”裴潛龍解釋了一下,主要是說給蘇瞳聽。
“我明白。”蘇瞳點頭。
她必須要努力好好干活才行了。
很多事情,并不是她和老板走的近就能知道的。
不管她再如何得老板的信任,都游走在貓廠的核心之外,圓桌高層會議室里發生什么,她大概率都是不知道的。
只有總經理及其以上的高層才有資格列席。
“關于廣告業務,你有機會可以和林總提一下。”施珊珊提醒說道。
老板一定會指手畫腳一番。
她都能想象的到老板會如何的安排。
比如,增加公益廣告的設計制作投放量,禁止虛假宣傳,和檢測機構進行合作等等。
這種事情在普通的公司里顯得矯情。
但是上市公司就不一樣了。
如果中友廣告業務,保持30%的公益廣告制作投放量,那很容易就被郭嘉爸爸點名表揚。
今天官方點名表揚,第二天股價估計立刻就能漲停。
損失可不全都拿回來了嘛。
“第三,實景娛樂這一塊,估計以后都是中友最燒錢的業務了,蘇總要做好財務吃緊的心理準備,上市公司賬務獨立,咱們這邊沒辦法時不時的就砸錢進去。”
蘇瞳連連點頭。
她聽老板提起過好幾次華夏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