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是遼省博物館的藏品,長13米半,可以稱為“遼本”。
最后一件來自臺北故宮博物院,長11米半,簡稱“臺北本”。
相比之下,遼本最長,臺本也比較長,首都本最短。
總體而言,三幅畫布局相似,都從鄉野郊外入手,然后描繪河岸風光,最后是繁華都市。
這個不能用長短來判斷真偽。
多數學者認為,首都本《清明上河圖》是宋代原作,而且是其他所有《清明上河圖》的“祖本”,說白了就是祖宗!
理論上雖然站得住腳,奈何其他一百多子孫很多都不服氣。
《郭嘉寶藏》是要做節目,來為傳承中華文化貢獻一份力量,而不是要引戰。
當然,張鍋起剛才說的也不是一點都沒道理。
《清明上河圖》實在太出名。
所以,爭議比較少,又同樣是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千里江山圖》就被選中,而且還選了林冬作為鍋寶守護人。
關于這十大傳世名畫也挺可惜。
《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這必須牛掰啊,可惜傳承至今,被放在故宮博物院的只是摹本。
然后就是《清明上河圖》一級鍋寶。
第三的是《富春山居圖》,是元代黃公望的作品,在清順治年間遭火焚,一分為二,前半部分在之****,后半部分在灣灣那邊。
早晚都應該合二為一。
某大爛片雖然爛,卻也有輕微的科普作用。
《漢宮春曉圖》《百駿圖》也在灣灣那邊。
《唐宮仕女圖》分五部分,有一份已經遺失,有兩份在遼省博物館,剩下的兩份,一份在小果子那邊,一份在灣灣那邊。
《五牛圖》是唐代畫家韓滉的作品,曾經流失在外,又被找了回來。
第九是《韓熙載夜宴圖》,這個也在故宮博物館。
第十就是林冬要守護的這個《千里江山圖》。
“其實,還有很多優秀的畫作,都在鍋外的博物館陳列,比如《女史箴圖》在大英博物館,《夜照白圖》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搗練圖》、《五色鸚鵡圖》在小果子波士頓博物館,《紅白芙蓉圖》、《寒江獨釣圖》在霓虹東京博物館……”張鍋起感慨的說道。
他顯然是非常有研究的,談起來如數家珍。
哪怕是臨時查閱的資料,也說明人家足夠的敬業。
其實,不管是什么人,說起這個話題都特別的沉重,大量的鍋寶流落在外。
不知道還有沒有回來的那一天。
林冬也是聽得義憤填膺——早就忘記了,他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個英倫巫師來著。
大概是因為,巫師眼里只有巫師和麻瓜。
根本就不存在郭嘉的概念。
反倒是在這邊生活了幾年,他早就已經毫無障礙的接納了血脈里的族民感情。
然后就是他和張鍋起這個老憤青一起吐槽八鍋聯軍這群強盜。
“早晚都得逼著他們送回來!”巫師老爺信誓旦旦。
其實,以他的身手,他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這些鍋寶給偷回來。
任何安保在魔法面前都形同虛設。
但是偷和搶,誰又更文明一些呢。
“得指望你,你真的有可能逼著他們給還回來,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張鍋起大為振奮。
平和年代,不太可能發生大規模的戰斗了。
真要是說希望,用科技的力量,用大鍋之力進行逼迫反倒更現實一點。
“但是富春山居圖這些……”林冬用手指關節敲了敲桌面,說道:“真希望那邊多作一些,也好早點給解決了。”
張鍋起哈哈大笑。
記得他還演過老姜呢。
熱愛平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這幾年,輿論風向已經變了,這一代人已經變得沒那么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