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范閑陰險遞出去的黑色細長匕首,距離侍衛刺客的小腹還有幾寸距離,卻已經感覺到了身后那股驚天的劍勢。
滿天的血飛著,就像滿山的菊花一樣綻開,侍衛們死不瞑目的尸首在空中橫飛,他們死都沒有想明白,那名白衣劍客怎么可能躲在懸空廟的上方,那里明明已經檢查過了。
所有的一切,都像慢動作一樣,十分細致而又驚心地展現在范閑的眼前。
他甚至還能用余光看清楚,太子滿臉凄愴地向陛下趕去,那副忠勇的模樣,實在令人感動無比,但很可惜,太子殿下很湊巧地踩中了弟弟失手落下的酒杯,滑不著力,整個人快要呈現一種滑稽的姿式摔倒在地上。
上天注定,機緣巧合,此時只有離陛下最近,反應最快的范閑,來做這位忠臣孝子范閑后頸的寒毛都豎了起來,身后那柄劍上的殺意,比身前這位九品刺客更加純粹,更加狂盛,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激起了他深埋內心深處的戾氣,他有信心在這一瞬間之內,同時救下陛下和身旁的老三,只是肯定要被后面那個白衣劍客重傷。
但他決定搏了,這么好的機會,吝嗇的范閑不肯錯過,這么強的敵人,好勝的范閑,不肯錯過
但就在這個時候,令范閑有些心寒的是,刺客們的最后一招終于出手。
這一次對方使出了埋在慶國宮廷侍衛里已經十年的釘子,又不知花了多大的代價,請動了那名白衣劍客,拼著要折損自己在慶國十余年的苦力經營,誘走了洪公公,適時而動,才造就了當前這個極美妙的局面但是,那名九品刺客不是殺招,甚至連那名劍出凄厲的白衣劍客也不是殺招。
真正的殺招,來自慶國皇帝的身后
那名先前奉上菊花酒的眉清目秀的小太監,當皇帝被白衣劍客一劍逼退數步后,便正好擋在了他的身前,只見他一翻酒案,伸手在廊柱里一摸,就像變戲法一樣,變出了一把灰蒙蒙的匕首,狠狠地向著皇帝的后背扎了下去
匕首是藏在懸空廟的木柱里,柄端被漆成了與木柱一模一樣的顏色,而且經年日久,根本沒有人能夠發現那里藏著一把兇器。沒有人知道這把匕首放在這里已經放了多久,也沒有人知道對方針對慶國皇帝的這個暗殺計劃謀劃了多久。
只看這番耐性與周密的安排,就知道對方志在必得謀殺一國之君,最需要的不是實力,而是決心和勇氣。
此時慶國皇帝的身前,是一柄古意盎然,卻劍勢驚天的長劍,他的身后,是一柄古舊至極,卻極其陰滑的匕首,根本毫無轉還之機
范閑知道自己面臨著重生以來,最危險的一次考驗,比草甸上與海棠的爭斗更加恐怖,但他來不及嗟嘆什么,便已經下意識里做了他所以為正確的選擇,黑色匕首脫手而出,刺向了對方的雙眼。
他知道自己不是神仙,就算是五竹叔或者是四位大宗師出現在自己的位置上,也不可能在擊退面前刺客,保住老三性命的情況下,再與那名白衣欺雪的劍客硬拼一記,還有足夠的時間與力量,去幫助陛下對付身后的那名小太監。
宮中那位小太監沒有什么功夫,但是他手中的那把陳舊至極的短劍,卻是最要人命的東西。
所以他選擇了先救三皇子,再救陛下,雖然這種選擇在事后看來是大逆不道,但在范閑眼中看來,三皇子只有八歲,還是個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