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定是個風調雨順的好年頭。
既然是好年頭,那自然不能有戰爭,以祥瑞為召,北齊與南慶之間的國務交流開始便得密切了起來,尤其馬上兩國聯姻,大皇子與北齊大公長就要洞房,北齊那邊派出了數量相當龐大的使團。
而令南慶人感到震驚與光彩的是,北齊國師苦荷,竟然也隨著使團南下,要做此次大婚的證婚人
苦荷大宗師在天下間的地位何其超然,他不僅是最頂尖的大宗師之一,而且天一道也隱隱影響著各地的祭廟,與在四野里行走著的苦修士,雖然神廟向來不干世事,但這種含而不露的聲威,卻是早已超出了一位武道顛峰的影響力。
如此一來,慶人雖然驕傲光彩,但各項接待事宜又要重新擬過,葉流云野鶴不知蹤跡,真能對等接待的,倒似乎只剩下慶國皇帝一個人了,可要皇帝親自出面,慶國鴻臚寺的官員,又沒有這么大的膽子。
最后還是太后見不得下面那些官員慌張,出面了結了此事,依舊年莊墨韓大家規矩,請苦荷大師入宮,由自己負責接待工作。
不料等苦荷國師到了京都,卻是婉言謝絕了此請,自己住進了慶廟,這倒也符合他的身份。
畢竟是一代大宗師,雖然兩國有別,慶人依然表現了足夠的尊敬,禮敬之余便是好奇,天下人紛紛猜測,兩國聯姻雖然事大,但怎么也不可能驚動他老人家吧
北齊使團入京數日之后,苦荷親赴南朝的真實目的似乎顯露了出來。
原來北齊皇帝親修一封國書,言明愿與南慶修好,將去年草擬的那份協議延續萬年,兩國以兄弟相稱,不論尊卑,只敘新誼,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如此重要的一次談判,當然需要苦荷親自坐鎮,慶國皇帝手執北方同事的書信,沉吟數日,終是輕輕點了點頭,只怕也是看了苦荷三分薄面。
消息一出,天下歡騰,慶人縱使尚武,但終究也是喜好太平的日子,只是軍方隱隱有些憤怒的情緒,覺得如今朝廷強盛,正是一統天下的大好機會,何必整幾張紙套在自己腦袋上雖然不重,但讓呼吸總有些不順。
倒是老秦家那位軍方領袖將世事看的明白,毫不在意,只對最親近的幾人偶爾說過“如今北齊恢復的速度出人意料,幾年內總是不好用兵,這協議不過幾張紙罷了,到時候撕便撕了,咱們皇帝陛下當年又不是沒做過這種事情”
而苦荷南下京都的另一個目的,卻讓所有的京都官員百姓都跌破了眼鏡,他要收范尚書獨女范家小姐為徒
苦荷國師的理由倒也充分,言道年關陰陽交合前后數月間,天降祥瑞,正是天心仁厚之感,天一道持守天人合一之論,應天心而行人事,擇人間奇葩悉心栽培,為民謀福,方是正道。既然是奉天之舉,當然不囿于國土之限,北齊有祥瑞,故收一徒,南慶祥瑞現,自己自然要再收一徒,故而才親赴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