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閩北及蘇州開標之事全數調查清楚后。”胡大學士抬起頭來,溫和說道“臣愿做薦人,請陛下宣召小范大人入門下中書,在內閣議事。”
此言一出,朝堂大震,群臣大驚,門下中書省是什么角色那可是朝廷中樞,在林相去職之后,慶國再無宰相一職,便是由門下中書的大學士們負責相閣的職能,尤其是秦恒出任京都守備,刑部尚書顏行書退出后,胡大學士歸京,門下中書省內閣的地位便已經確定了下來如果能進入門下中書,就等于進入了朝廷的最高決策權力機關,胡大學士要薦范閑入內閣
群臣心想這位胡大學士到底是哪邊的怎么一時說烏鴉話,一時卻又要給范閑如此重權,如此高的地位刑部尚書顏行書略帶一絲嫉恨一絲不解,盯了胡大學士一眼。
沒料到皇帝聽著此議,卻是想也不想,直接說道“不可,范閑太過年輕。”
群臣微安,心想陛下此論當為中允,不然讓一個二十不到的毛小伙子入門下中書議事,這事兒也太荒唐了。
胡大學士平靜說道“古有賢者十六為相,更何況門下中書乃是陛下文書機構,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宰執。而且小范大人天賦其才,才華橫溢,多職多能,如此人才,應在朝堂之上為陛下分憂解難才是。”
皇帝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仍然只是簡單地搖了搖頭“他是監察院的提司,依慶律,監察院官員不得兼任朝官,便是退職后,也只能出任三寺閑職。”
胡大學士接的極快“慶律終不及陛下旨意,年紀尚輕不是問題,監察院職司不是問題,若非如此,臣豈敢說是不世之賞”
皇帝翹起唇角笑了笑,揮揮手說道“此事不需要再議,朕是不會允的。”
天子一言,駟馬難追,胡大學士只好退了回去,只是臉上并沒有什么別的神情。
皇帝瞇眼看著下方,發現胡大學士與舒蕪之間對了一下眼神,便知道舒蕪這個老家伙事先就收到過風聲,也馬上猜出來為什么今天胡大學士會趁機提出如此荒唐的建議。
“人才啊安之確實是人才啊。”
正因為范閑表現出來的能力過于驚人,所以范閑在監察院,文官系統總會警懼,他們更愿意將范閑脫離監察院,重新投入到文臣們溫暖的懷抱中去。畢竟范閑頂著個詩仙的帽子,又隱隱是天下年輕士子心中的領袖,對于胡舒兩位文臣之首來說,接納范閑,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胡大學士與舒大學士是惜才之人,也是識勢之人,自然能看出陛下對將來的安排,卻是有些不甘心范閑這粒明珠就這般投到監察院的黑暗之中,不論是從文官系統的自身安全考慮,還是為了范閑考慮,他們都想將范閑挖過來。
雖然今時提這個早了些,但胡大學士已經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時機,展露了文官系統的誠意,提前很多年,開始做起了言論上的鋪墊。
對于臣子們的這些小心思,慶國皇帝向來比較寬容,也不怎么計較,反而卻從這件事情里,越發地感覺到了自己這個私生子給皇族所帶來的光彩。
皇帝心中驕傲著,面色平靜著,眼神復雜著,看了一眼一直在隊列中默不作聲的戶部尚書,自己兒子名義上的父親范建。
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ahrefottartotbnkot,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