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的是實在話,冬兒姐成親的時候,范閑才不過十一歲,卻也是暗中觀察了許久,才放心將自己的大丫環許給麥家。
冬兒有些緊張地搓著發紅的手,微羞說道“他如今對我也是好的少爺你瞧中的人,能差到哪里去”
“既然你們在澹州也沒什么親戚,為什么不肯跟著我去京都當年我就弄錯了。”范閑回憶說道“把你擱在外面,這日子也不見得會安寧到哪里去”
不等冬兒說話,他又接著說道“不要擔心在京都我會養著你,你繼續開你的豆腐鋪好了,只不過就在身邊,我們彼此間也好有個照應。”
范閑何嘗需要冬兒照應什么,這話的意思清楚的狠。
思思也在一旁勸道“是啊冬兒姐,你可知道,少爺到京都去后,辦的第一門生意就是做了個豆腐鋪子,如今京都的王府都是吃的咱家的豆腐。”
范閑眉頭一動,苦笑了起來,心想這妮子說的話,怎么聽著就這么別扭。
思思笑著繼續說道“你要是去了,這豆腐豈不是賣的更好。”
冬兒猶豫片刻后說道“少爺的意思,其實冬兒心里明白,心里感激,只是冬兒實在不想去京都。”
“為什么”范閑皺著眉頭問道。
冬兒想了想,臉上忽然閃過一抹極溫柔的笑容,緩緩說道“在澹州住久了,誰愿意離井背鄉呢再說京都雖然好,可地方太大,我怕去了心慌再說,也不想麻煩少爺老照顧自己的。”
“京都又沒有魔鬼,有什么好心慌的”思思在一旁咕噥道。
冬兒掩嘴笑道“誰像你這丫頭,從小就賊大膽。”
正說著話,忽然院外傳來一聲稚子清聲,冬兒的面色忽然間變得愈發溫柔起來,起身走到門口,向外望去。
此時陽光已升至中天,熾烈的陽光擦著屋檐的邊緣射了下來,落在這婦人依舊美麗的臉龐上,光線頓時變得溫柔了起來,婦人的神情顯得是那樣的恬靜與滿足。
在外游玩的小姑娘回來了。
冬兒牽著自己的女兒進了屋來,指著坐在中間的范閑說道“叫少爺。”
范閑看著冬兒姐手中牽著的小丫頭,臉上浮起一絲真心的笑容,一晃兩年多不見,這丫頭眉眼已然展開,繼承其母的清麗開始奪人眼目,眉宇間的稚氣更是惹人憐惜,尤其是那雙骨碌碌轉著、靈動無比的眼睛,正好奇地望著自己。
“還是叫舅舅。”范閑伸手,將這小姑娘抱進懷里,看著有些緊張,有些不安的她,笑著說道“幾年不見,怎么不認識小舅舅了”
小姑娘抬著臉,看著范閑那張漂亮的臉蛋兒,偏著頭想了會兒,忽然間嘻嘻笑了起來,說道“小舅舅,你跑哪兒玩去了”
正如范閑是冬兒抱大的一樣,范閑少年時常常在豆腐鋪子上流連著,這孩子也是抱了不知道多少次,而且他一味地寵著,疼愛著,時常買些小東西給這丫頭,所以小姑娘家對這個“小舅舅”印象特別深刻,雖然年紀尚小,卻是記的清清楚楚。
“九歲了吧”范閑端詳著懷里小姑娘的臉蛋兒,對冬兒姐問道。
冬兒溫和笑道“少爺好記心,再過幾個月就滿十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