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在扶范閑,老爺子便要退讓,一直退讓到底,以避免當年的舊事被人翻了出來。
老爺子知道陛下有這種狠勁兒。
這不是與陛下賭氣,而是在向陛下表示自己的安份,也是下意識,不想在朝中與范閑打交道。而另一方面,老爺子安排自己的兒子與范閑交好,還請范閑到府上一敘,近距離地觀察了許久。
如果后來的事情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或許老爺子依然可以將范閑看成一位值得尊重的晚輩對待,秦家的大門可以永遠向范閑敞開著,可是誰都知道,計劃永遠及不上變化來的那樣迅猛和讓人不知所措。
明家有老爺子的股份,秦家盡在軍中,要撈現銀,比朝中那些大臣要不方便許多,所以很多年前,長公主派人恭恭敬敬拿了一成干股到秦府上時,老爺子很矜持地點了點頭,他一向以為長公主是皇族里難得一見的聰明人。
就算范閑查江南,秦家也不怕,不過是在江南富商里有一成干股罷了,陛下怎么可能因為這種小事,就來懲罰一向忠心不二的軍中第一高門
然而卻有了東海島上的事情。
私調軍隊,屠島,這是何等樣驚天的事情,老爺子身為樞密院正使,當然是朝廷里唯一數不多幾個知道這件事情的人。
所以老爺子再次沉默了,陷入了沉思之中。
膠州水師提督常昆。
正如在江南的時候,監察院鄧子越向范閑稟報過的那樣,這位一品提督大人與葉家關系不錯,卻是出身秦家
老爺子沒有給常昆指示,常昆的所作所為,秦家并沒有插手,應該是長公主的意思,畢竟大家在江南都有太大的利益。
但老爺子更清楚,陛下清清楚楚地知道,常昆就是自己老秦家的人
常昆已經死了,膠州水師也已肅清,雖然老爺子依然有幾位將領留在膠州水師,而且自己的侄兒已經去接任提督一職,所以他愈發不明白,陛下究竟在想什么為什么還讓自己家的人掌管著膠州水師
膠州的案子是范閑查出來的。
但即便如此,也不足以讓老爺子下定決心,對范閑進行雷霆一擊,因為他清楚,暗殺一名欽差大臣,一名事實上的皇子,如果事后泄露了出來,想來陛下也會賜自己一杯毒酒,家族定然凋零。
真正壓垮老爺子心防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監察院傳來的一個消息。
慶國軍方與監察院配合數十年,早已互相滲透了一部分,尤其是監察院招官員,首選便是各地沒有中舉的考生和軍方退役的將領,數十年過去,不知道有多少軍方退役校官將領成為了監察院里的實權人物。
而老爺子身為軍方第一人,當然不會愚蠢地放棄這些機會,早已安排了自己的人進入了監察院。
監察院在軍方自然也有奸細,這是雙方都心知肚明,但誰也不會揭穿的事情,陛下也默允著自己的兩只手互相監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