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帝是人不是神,即便他能算到所有,可是為了給長公主機會,為了這個大局,他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慶國的內部出現的裂痕太多,想將天底下所有的反對力量一網打盡,實在是一種癡心妄想,對于東夷城的突圍,他并不感到意外。
然而對于那位叛軍的黑衣主帥,慶帝下了旨意,因為他對那位主帥很感興趣,即便知道抓住對方的可能性不大,可依然要嘗試一下。
一臉不吉暗黃色的苦荷大師,此時正坐在那名黑衣人的馬后,隨其向外突圍,一代宗師,此刻卻是如此黯淡模樣,那位黑衣人的眼中閃過一絲悲哀。
因為慶帝有旨,對于這位黑衣主帥的追殺最為用力,雖然州軍們的實力不強,虎衛們又已盡數喪生,可是慶帝的隊伍,終于成功地將這位黑衣主帥堵在一個路口。
似乎是絕路,對方至少有三百名軍士,看上去似乎殺之不盡,而后方追殺之聲再起。
慶帝要求生擒,然而一旦不能,殺死又如何
黑衣人此番領征北軍圍山,只帶了兩名親兵,然而此人率領著陌生的部屬,竟能將禁軍分割包圍,沒有讓那些人逃出一個去,真可謂是用兵如神。然而最后戰場之上勢如山倒,縱使他有通天的本領,也不能讓那些燕小乙的親兵克服心中對于皇帝陛下和葉流云的敬畏恐懼,終究還是敗了。
看著面前的數百兵士,在圍山一事中向來顯得有些平靜溫和的黑衣人,終于緩緩站直了身體,細心地將身后的苦荷大師縛緊在背上,他身旁兩位親兵各自捧著兩根用布裹住的物事,解開外面的層層粗布后,露出里面那約手臂長的金屬棒。
黑衣人平靜用兩手接過,咯噔一聲合在了一起,單手一揮,殺意澎湃,一枝黝黑精鐵長槍赫然在手。一槍在手,宛若平湖一般的眼眸里驟然爆出極強的戰意,他整個人的身體也開始散發出一道殺氣,就像一名戰神。
他一夾馬腹,單騎背負苦荷,便向那三百名軍士沖了過去,氣勢如雷,不可阻擋,仿如回到上京城的那個夜里,雨那般囂張地下著。
“他的兩名親兵死了,可他背著苦荷逃了。”一名州軍將領跪于慶帝身前,顫聲回報。
苦荷四顧劍,何等樣人物,今日卻都是被人縛在背上逃走,慶帝靜靜聽著,心頭也不禁有些別樣感覺,見那將領惶恐,不由微笑開口說道“若這般輕易被朕抓住,他還是上杉虎嗎”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
皇帝依次發布了幾道密旨,然后皺了皺眉頭,對姚太監低聲說了幾句什么,姚太監微怔,腦袋卻是低的極下,生怕流露出半分不適當的情緒。
大東山之局是慶帝以自身為誘餌,誘殺兩大宗師,理所當然,他對于天下間發生的一切都有所準備,比如東山腳下的五千叛軍,比如京都里即將發生的謀叛。
長公主既然有能力構織如此大的局面,當然不會錯過一舉控制慶國的機會,這個機會是皇帝賜予她,當事態發展起來后,如果想讓慶國保持平穩的發展,遠在東山的皇帝似乎只有趕回京都,以無上權威穩定京都的局面這一個選擇。
皇帝在江北一路早已伏下州軍,沒有牽涉到樞密院的調動,全部是與薛清及江北路總督暗中籌劃,自然不會驚動秦家的勢力。有這樣一枝伏軍,大東山腳下的五千叛軍何足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