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年輕將領叫葉完,南慶樞密院正使葉重大帥長子,二王妃葉靈兒之兄,正是那個十七歲時離開定州軍,赴南詔前線,已經漸漸被京都人們遺忘,也被范閑遺忘的人物。
當葉完坐鎮青州,指揮布署紅山口一役,殺的胡人喊天喊地之際,慶國西涼路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大將軍李弘成,卻被軟禁在定州的大將軍府里。
與他同在府中的,還有離開禁軍統領位置,前來定州接任的宮典。青州方面的軍報連綿不斷地送到了大將軍府中,宮典與李弘成分坐兩方,沉默地看著這些軍情,一言不發。
在青州附近投入作戰的部隊,基本上是西涼路定州軍本部,都是些土生土長的邊軍,葉家在此經營數十年,除了大皇子當年西征,在此地猶能留下些影響力之外,葉家便等若是定州軍的皇帝。如今皇帝陛下將葉家長子調回定州,率領這些定州老軍兇悍出擊,配合起來當然一點問題也沒有。
而令范閑心悸的那半部南詔邊軍,其實并沒有如他想像那般涌入定州城,而只是在京都西向蒼山北部停駐,然后擇其中一屬入了定州城,人數并不多,但足以控制住大將軍府。
此次定州軍權的交接,其實并不是軍士的交接,而只是將領的交接,葉府長子入了定州,在宮典所領禁軍等力量的配合下,很輕易地便將軍權從李弘成的手里奪了過來。
如果一切如范閑安排,如果世間不是突然多出一個用兵如神,定州軍視如己出的年青將領葉完,那么當胡歌率眾假意來襲,李弘成大可以趁此戰機,將自己留任的時間,再拖個一年半年。
大將軍府里十分安靜,沉默許久后,李弘成平靜說道“行軍打仗,我不如葉完。”
宮典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半晌后沙聲應道“葉完自幼在定州軍內長大,從三歲起便在馬上習武,操持戰陣,只是少年氣盛,不忿其父強壓其功,所以棄了定州城,投了南詔。”
“難怪在京中很少聽到此人的消息。”李弘成點了點頭。
宮典嘆了口氣,說道“葉帥當年壓其功勛,也是想著他年紀太小,軍功太盛,只怕會引人忌憚,畢竟當年秦老爺子長子便是橫死營中。”
“秦恒也不如他。”李弘成看著面前的軍報,搖頭說道“葉帥深知和光同塵之術,難怪能將這么出色的兒子藏了這么久。”
“我定州軍此生所念,便是平定西胡。”宮典亦是出身自定州軍的將領,他望著李弘成說道“忠于陛下是理所應當之義,不論這天下對我定州軍有何評價,但為了陛下和慶國的利益,我們什么都愿意做。”
李弘成苦笑一聲,知道這句話說的是當年葉靈兒嫁給二皇子,結果定州軍最后在京都叛亂一事中臨陣倒戈,給了二皇子最沉重的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