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與王啟年分析過長公主對皇帝的瘋狂畸戀,但那只是范閑用來說服自己的說辭,他并不相信這一點。
只不過,這個人世間有些事情,或許正是人們不相信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原因。
范閑在書桌旁嘆息著,惋息著,在王啟年走后,依然止不住長噓短嘆。王啟年關上房門,下意識里搖搖頭,心想長公主雖然沒死,但是從此以后,朝廷里再無人是范提司的對手,如此結果已然大佳,提司大人因何嘆氣?
其實原因很簡單——范閑不是一位忠臣,更不是一位純臣,他所構想的,只是在江南看著虎鶴爭斗,各自受傷。
他想長公主垮臺,但他也不會相信皇帝老子,他所嘆息,便是皇帝的手段,似乎比自己想像中來的更快,更厲害,皇帝的力量,沒有受到絲毫的損失。
————————————————————
范閑一個人坐在書房中,沉默地分析著京都發生的一切,他隱約感覺到長公主或許可能因為瘋狂的情愫而執拗地等待著皇帝的雷霆一怒,而皇帝明顯是有所保留,是親情?范閑不相信這一點。
他翻開院報下的那幾封書信,第二次看過之后,沉思片刻,便開始寫回信。信自京都家中來,父親一封,婉兒一封,主要講的都是思思及她腹中孩子的事情,一應平安,并不需要太過擔心。
然而婉兒的信中,自然要提到了長公主的事情,雖沒有明言什么,但似乎也是想讓范閑在宮里說些話。
范閑再次苦惱地嘆息了起來,他清楚妻子是個難得的聰明人,當然知道被遮掩的一切背后,是怎樣的不可調和,可她依然來信讓自己說話,這只證明了,婉兒對長公主始終還是有母女的情份。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皇帝冷血,范閑冷血,并不代表這天底下的人,皇族的人都是冷血動物。
范閑認真地寫著回信,對父親那邊當然是要表示自己的震驚與疑惑,對婉兒的回信以勸慰為主,同時問候了一下思思那丫頭。
接著他便開始寫奏章,給皇帝的密奏,在奏章中雖然沒有直接為長公主求情,但也隱約表示了一下身為人子應該有的關切。寫完后他細細查看了幾遍,確認這種態度,既不會讓皇帝認為自己虛偽,也不會讓皇帝動怒,便封好了火漆,讓下屬們按一級郵路寄出。
做完了這一切,范閑才稍微放下心來,這數月在江南雖然逍遙,但其實眼光一直盯著京都那處,精神上的壓力十分巨大。
事雖不協,但基本按照他的想法在進行,他終于放松了些,拉開密室的抽屜,取出七葉與自己用一年多的功夫抄錄下的那份內庫三大坊工藝流程發呆。
這份工藝流程雖然不是內庫的全部,但范閑清楚,如果這份東西真的流傳到北齊,真的會造成很恐怖的后果。
他的眼睛瞇了起來,暗想這一次雖然是自己和陳萍萍暗中下意識攜手,玩了皇帝一次,但終究只是玩弄了細節,至于大的局面上,說不定是皇帝在玩自己。
“王十三郎也閑的有些久了。”
范閑這般想著,然后起身,收拾好一切,離開了西湖邊的莊園。
……
……
(書評我有認真看,包括批評的,只要大家伙都不罵人,這便極好,然而最近確實瘁了,加精那些事情一時不想做,請大家體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