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源并不著急,領著大伙繼續往林子那邊走,自己家這兩個小家伙都非同一般,危險是肯定不會有的。
等到過了莊稼地之后,陸陸續續就是灌木叢了,有些小型漿果,比如說櫻桃、燈籠果、刺玫果等等就適合這種地方,于是留下一部分人手,就地挖坑。東一叢西一叢的,見縫插針。
又不是植樹,橫豎都要看齊,這個隨便栽。都是野生的東西,生命力強著呢,就算是種一棵,幾年之后,就繁殖成一小片兒。
挖坑還比較容易,地面正好化開了一鍬多深,栽小灌木完全夠用,比較耗費力氣的是澆水,幸好不少人家都有大水罐,用牛車來回拉水,到跟前再用水桶,也不耽誤工夫。
剩下的人手,主要負責在林子里面活著林間空地栽種那些灌木類漿果,主要是黑加侖、藍莓、紅豆兒、臭李子啥的。當然也有一些喬木類的果樹,比如山釘子、山里紅、沙果樹等等,數量就要少一些。
雖然調動了黑瞎子屯二百余人,但是老的老小的小,真正的壯勞力不多,像薩日根那樣,兩三鍬就挖個坑的,畢竟是少數。
田小胖初步估摸一下,沒有十幾天的時間,這些樹苗都栽不完。因為越往遠處的林子,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就越多。
手上干著活,大伙嘴上也開始閑聊,聊著聊著,話題就漸漸一致,都吵吵林子這邊的空氣感覺比以前好多了。
當然,感覺最明顯的還是薩日根這樣對林子有著特殊感情的人。在他看來,不是空氣變好了,而是林子里面有了生機!
這種生機怎么形容呢,薩日根說不出,就好像從前的林子是個病病殃殃的人,現在呢,變成了身強力壯精力旺盛的棒小伙,大致是這樣的一種感覺。
“今年的山雀(qiǎo)兒感覺好像比往年多了不少,這家伙,都挺歡實滴?”包大明白也瞧出一些變化。
他們這里干活,周圍嘰嘰喳喳的鳥鳴聲不斷。所謂的山雀,并不是指某一種鳥,而是當地人對林子里所有候鳥的統稱。
要知道,最近這十多年,山雀兒是越來越少,一來是林子少了,棲息地破壞,沒有梧桐樹,自然引不來金鳳凰。二來嘛,跟濫用農藥有很大關系。現在田地里蟲子都沒了,鳥類沒了食物來源。
大伙也都連連點頭,偶爾抬抬頭,差不多就能看到樹枝上有鳥類在歡快地蹦跳,整個林子,也因為這些小精靈而變得生機勃勃。有些都是好些年沒見過的小鳥,毛色鮮亮,很是愛人,時不時的響起大伙充滿驚喜的呼聲:“這個是紅麻料!”
“俺這邊還有藍靛殼呢!”
包二懶自然也不甘落后:“俺剛才在水溝子邊上還看到一只油拉罐子呢,就跟大明白一個德性。油拉罐子卡前——全仗嘴支著呢!”
包大明白登時不樂意了:“你呀,你個懶蛋子就是屬布谷鳥滴,下了蛋都得叫別人幫著孵!”